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 |
| B.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 |
| C.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 |
| D.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 |
下列关于科学家及其提出学说、贡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
| B.卢瑟福根据α粒子散射现象,提出了带核的原子结构模型 |
| C.汤姆生发现电子,并提出原子结构轨道模型 |
| D.舍勒发现了氯气 |
向含等物质的量两种溶质的甲溶液中逐渐加入乙物质,生成不溶物的量(Y)与加入物的量(X)之间的关系符合如图所示的是
| 甲溶液 |
乙物质 |
|
| A |
HCl和CaCl2 |
NaHCO3溶液 |
| B |
H2SO4和MgSO4 |
NaOH溶液 |
| C |
Fe2(SO4)3和CuSO4 |
Fe粉 |
| D |
AlCl3和HCl |
NH3气体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强 |
| B.CO2水溶液能导电,因此CO2是电解质 |
| C.醋酸水溶液中存在溶质分子 |
| D.稀盐酸是强电解质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使所配制的溶液浓度偏小的操作是
①烧杯中NaOH溶液移入容量瓶后没有洗涤烧杯
②定容后摇匀,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再滴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③实验用的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里面含有少量水
④定容时俯视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四组实验,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在某试液中滴加BaCl2溶液得白色沉淀,取该白色沉淀加稀盐酸不溶解——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SO42- |
| B.在某未知试液中加入浓的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NH4+ |
| C.在某未知试液中滴加盐酸产生无色气体,将该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得白色沉淀——原未知试液中一定含有CO32- |
| D.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未知物质,放在无色火焰上灼烧,其焰色为黄色——该未知物中一定只含钠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