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υ(A)、υ(B)、υ(C)(mol·L-1·s-1)表示,且υ(A)、υ(B)、υ(C)之间有如下所示的关系:υ(B)=3υ(A);3υ(C)=2υ(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 A+B=2C B A+3B=2C
C 3A+B=2C D A+B=C
“天宫一号”飞行器白天靠太阳能帆板产生电流向镍氢电池充电,夜间镍氢电池向飞行器供电。镍氢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若电池总反应为:Ni(OH)2
NiOOH+1/2H2,充电时阴极反应为:H2O+e-=1/2H2+OH-。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充电时a极为正极 |
| B.放电时NiOOH发生氧化反应 |
| C.充电时,K+向移a极,OH-移向b极 |
| D.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iOOH + H2O +e-= Ni(OH)2 + OH- |
下列关于pH=12的Na2CO3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 A.升高溶液温度,溶液pH增大 |
| B.c(Na+) +c(H+)=c(CO32-)+ c(HCO3-)+ c(OH-) |
| C.溶液中c(OH-)>c(HCO3-)> c(H+) |
| D.2c(Na+)=c(CO32-)+ c(HCO3-)+ c(H2CO3) |
下列关于各实验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构成锌—铜原电池 |
| B.装置②:除去Cl2中含有的少量HCl |
| C.装置③:验证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 |
| D.装置④:由实验现象推知酸性强弱顺序为CH3COOH>H2CO3>C6H5OH |
用4种溶液进行实验,下表中“试剂和操作”与“现象”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
试剂和操作 |
现象 |
| A |
向AlCl3溶液中滴入过量的氨水 |
溶液先有白色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
| B |
向新生成的AgC1浊液中滴入KI溶液,振荡 |
白色沉淀逐渐转化为黄色沉淀 |
| C |
向Ca(C1O)2溶液中先通入CO2,再加入少量品红溶液 |
溶液先变浑浊,通入CO2后品红的红色不褪去 |
| D |
向BaC12溶液中先通入SO2,再通入过量NO2 |
先生成沉淀,后来沉淀消失 |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 L苯中含有0.3NA个碳碳双键 |
| B.22.4LCl2通入水中充分反应,共转移NA个电子 |
| C.1 L 1 mol/L的氯化铜溶液中Cu2+的数目小于NA |
| D.5.6g铁在0.1 mol氯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