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对细胞中某些物质的组成进行分析,可以作为鉴定真核生物的不同个体是否为同一物种的辅助手段,一般不采用的物质是

A.核苷酸 B.DNA C.RNA D.蛋白质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经测定某化合物含C、H、O、N、S,下列哪项最不可能是它的功能
A. 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
B. 与抗原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
C. 细胞膜上运载葡萄糖的载体
D. 催化细胞内化学反应

图Ⅰ表示某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个相关的生理过程,其中a、b、c表示物质,甲和乙分别表示某种细胞器;图II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该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细胞器甲乙都有双层膜,乙的名称是,物质c是一种含3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它在乙的(场所)被彻底分解;将结构乙从细胞中提取出来,置于清水中,则其内膜破裂(早、晚)于外膜。
(2)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看到甲内部有一些颗粒,它们被看作是甲的脂质仓库,其体积随甲的生长而逐渐变小,可能的原因是______。
(3)从图II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光合速率可表示为。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增强、减弱、不变)。
(4)恒定在上述℃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l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mg。

下图表示“粮桑渔畜”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模式。据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农田生态系统中除草、治虫可以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
B.利用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蛋白基因培育抗虫作物,利用了其间接价值
C.饲养家禽可以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来提高产蛋率,这是利用了物理信息的作用
D.该生态农业有效地促进了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

某山区实施退耕还林后,群落经数十年演变发展为森林。下图甲、乙、丙表示群落演替的三个连续阶段中,优势植物种群数量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群落演替过程中,甲种群数量经过S型增长后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第3个阶段后期,丙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
C.退耕还林初期,退耕中多是杂草,高度差不多,因此此时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D.群落演替优势植物种群的替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下图是生态学家高斯用含好氧细菌和酵母菌的培养液培养大草履虫和尾草履虫的实验结果,同时发现混合培养时尾草履虫主要分布在试管上部而大草履虫主要分布在试管下部。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统计草履虫数量时,需要每天定时记录
B.该实验需设置重复实验,减小误差
C.培养液种类或体积的改变可导致草履虫数量的最大值发生改变
D.混合培养时尾草履虫与大草履虫没有竞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