栅格模式是储存分析地理空间数据的主要方式之一。下图示意我国东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图层的栅格图,每格实际面积约100平方千米。读图完成问题。 
EV区域最可能是 ( )
| A.丘陵 | B.耕地 | C.海域 | D.沙漠 |
该地规划修建大型山水生态公园,最适宜的区域是( )
| A.I B | B.ⅡC | C.Ⅳ D | D.Ⅲ E |
读“2月份大洋表面海水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处的渔场形成与下列哪个渔场的形成原因不同()
| A.北海渔场 | B.秘鲁渔场 |
| C.北海道渔场 | D.纽芬兰渔场 |
A海区比B海区等温线稠密的原因是()
①有暖流经过 ②寒暖流交汇③温差大 ④温差小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④ | D.②③ |
甲处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主要是()
①增温 ②降温 ③增湿 ④减湿
| A.①③ | B.②④ |
| C.①④ | D.②③ |
读“沿某一理想大陆45°N所作的剖面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各地气温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1月均温③地大于②④两地 |
| B.7月均温③地小于②④两地 |
| C.②④两地的气温日较差大于③地 |
| D.②④两地的气温年较差小于③地 |
若图中M表示高空的等压面,则关于该季节近地面盛行风向,正确的是()
| A.②吹向④ | B.④吹向⑤ |
| C.⑤吹向④ | D.④吹向② |
若该大陆是亚欧大陆,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②④两地的气候不同,植被相同 |
| B.②④两地的气候相同,植被不同 |
| C.②④两地的气候相同,植被相同 |
| D.②④两地的气候不同,植被不同 |
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与北京日出日落时间相同,下表为连续3天的升降旗时间(北京时间)资料。据此,回答下题。
| 第一天 |
第二天 |
第三天 |
|
| 升旗时间 |
7∶36 |
7∶36 |
7∶35 |
| 降旗时间 |
17∶07 |
17∶08 |
17∶09 |
这三天,太阳直射点()
| A.位于北半球,逐渐向南移动 |
| B.位于南半球,逐渐向北移动 |
| C.位于南半球,逐渐向南移动 |
| D.位于北半球,逐渐向北移动 |
这三天,有关物体日影的特点是()
| A.北京正午日影逐日变长 |
| B.北京日影朝向从日出到日落变化角度逐日变小 |
| C.南极点物体日影朝向不变,影长逐日变长 |
| D.北极点物体日影朝向不变,影长逐日变短 |
下图为45°N 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下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导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地形 | B.大气环流 |
| C.纬度位置 | D.洋流 |
该区域位于( )
| A.亚欧大陆太平洋沿岸地区 |
| B.亚欧大陆大西洋沿岸地区 |
| C.北美洲太平洋沿岸地区 |
| D.北美洲大西洋沿岸地区 |
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 )
| A.常绿阔叶林 | B.落叶阔叶林 |
| C.常绿硬叶林 | D.草原 |
下图,回答下面各小题。
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 )
①苏 ②湘 ③滇 ④桂 ⑤新 ⑥内蒙古
| A.①② | B.③④ |
| C.③⑤ | D.⑤⑥ |
图中( )
| A.甲处侵蚀作用最强烈 | B.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 |
| C.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 | 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