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某城市(40°43′N)主街道可看到旭日或夕阳位于街道正中间的景象。这种“悬日”景观的出现其实是自然与人工建筑的搭配。下图显示的是该街道某年5月28日日落“悬日”景象,据此完成题目。

出现这种景观,说明图示街道的走向为(   )

A.东—西向 B.东南—西北向
C.南—北向 D.东北—西南向

该街道出现“悬日”景观,既有日出的时候,也有日落的时候。若天气条件允许,每年5月28日和7月12日会出现日落“悬日”,那么,出现日出“悬日”的日期应为(   )

A.2月28日和4月15日
B.6月22日和8月30日
C.9月23日和11月29日
D.12月5日和次年1月8日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4.下图为某日8时地面天气图,该日午后可能出现暴雨天气的地区是

A.甲处、乙处 B.乙处、丙处 C.乙处、丁处 D.丁处、甲处

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进行一次地理实验活动。其过程是将黄土装入木框内,在M侧种上苔藓和杂草,N侧裸露。培植两周左右,让植物成活。用砖头或小凳子将木框架起来使之呈斜坡状,在木框两个开口处的下方摆两个脸盆,再把带小孔的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放到支架下用手转动塑料饮料瓶,让水流泻干净。读图13并回答10~11题 。

10.关于该实验,正确的是
A.M侧的脸盆里水多、水位变化快且有很多沙土
B.N侧的脸盆里水少、水位变化慢且没有沙土
C. 该实验主要模拟水循环的大气降水环节
D.该实验主要验证植被具有水土保持的作用
11.受实验所验证的地理原理启示,可用于下列地区的国土整治
A.西北地区的荒漠化的防治
B.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的治理
C.黄淮海平原的低洼地的治理
D.黄淮海平原的盐碱地的治理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6年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结构比重为3.5:50.7:45.8。2005年我国GDP中三大产业的贡献率分别是6.3%、54.7%、39%。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将基本完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工业占GDP的比重也将稳中趋升
B.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会显著下降
C.届时经济增长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性将会提高
D.第一产业比重将有所提升
2.对当前中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产业结构需要进一步升级
B.经济发展与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的矛盾仍很严重
C.第二、三产业开放程度差异大,阻碍产业结构升级
D.农村城市化进程缓慢,制约了产业结构调整

某山共分布三类原生森林。图中显示三类森林每年每平方米净增的有机物质干重(NPP)与温度变化,降水量变化的关系。据此完成1-3题。
blob.png

1.图信息显示,三类森林中(

A. ②的NPP对温度的变化最不敏感 B. NPP与温度变化都成正相关
C. ②的NPP对降水的变化最敏感 D. NPP对降水的变化都很敏感

2.三类森林分布的海拔自低至高依次是(

A. ③①② B. ③②① C. ①②③ D. ①③②

3.若①为针阔叶混交林,则该山可能位于(

A. 河南省 B. 吉林省 C. 安徽省 D. 福建省

对黄土丘陵沟壑区某地,相同面积、不同土地覆盖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如表。据此完成问题。
blob.png

1.相同降雨强度下,泥沙量由小到大依次为(

A. 混交林地坡耕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
B. 混交林地油松幼林地坡草地荒草地
C. 混交林地油松有林地荒草地坡耕地
D. 混交林地荒草地油松幼林地坡耕地

2.下列判断中,符合该地情况的是(

①自然恢复植被的生态效益优于人工单一树种针叶林
②开垦坡地可有效改善当地生态
③森林树种越丰富,生态效益越优
④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优于退耕还草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