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下列“其”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吾其还也 | B.当其欣于所遇 |
C.录其所述 | D.其致一也 |
翻译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解释加点字词
①金就砺则利②声非加疾也③而绝江河④锲而不舍,金石可镂⑤其皆出于此乎 ⑥弟子不必不如师⑦则耻师焉,惑矣⑧不耻相师
划线词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 B.学不可以已 |
C.吾从而师之 | D.蚓无爪牙之利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
项脊轩志归有光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予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
轩东,故尝为厨,人往,从轩前过。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余既为此志,后五年,吾妻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其后六年,吾妻死,室坏不修。其后二年,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
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迨:等到 |
B.后五年,吾妻归归:旧时指女子出嫁 |
C.殆有神护者殆:接近 |
D.其制稍异于前制:格局,规制 |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今已亭亭如盖矣 |
C.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而母立于兹 |
D.垣墙周庭,以当南日谨拜表以闻 |
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A.三五之夜,明月半墙 | B.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
C.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 D.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慨的一种文体。 |
B.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人亡物在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 |
C.第二段中,作者用平实、朴素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自然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悲喜之情。 |
D.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感情抒发真切自然,所以,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话说,其文“不事雕琢而自然有风味”。 |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9分,每句3分)
(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
(2)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
(3)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
文言文阅读
王及善,洺州邯郸人。父君愕,有沉谋。高祖入关,拜君愕大将军,封新兴县公,累迁左武卫将军。从太宗征辽,领左屯营兵,与高丽战驻跸山,死于阵,赠左卫大将军、幽州都督、邢国公,陪葬昭陵。
及善以父死事,授朝散大夫,袭邢国公爵。皇太子弘立,擢及善左奉裕率。太子宴于宫,命宫臣掷倒①,次至及善,乃辞曰;“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太子谢之。高宗闻,赐绢百匹。除右千牛卫将军,帝曰:“以尔忠谨,故擢三品要职。群臣非征辟,不得至朕所。尔佩大横刀在朕侧,亦知此官贵乎?”病免。召为卫尉卿。垂拱②中,历司属卿。山东饥,诏为巡抚赈给使。拜春官尚书。出为秦州都督、益州长史,加光禄大夫,以老病致仕。
神功元年,契丹扰山东,擢魏州刺史,武后劳曰:“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因延问朝政得失,及善陈治乱所宜,后悦曰:“御寇末也,辅政本也,公不可行。”留拜内史。来俊臣系狱当死,后欲释不诛,及善曰:“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不剿绝元恶,且摇乱胎祸,忧未既也。”后纳之。卢陵王之还,密赞其谋。既为皇太子,又请出外朝,以安群臣。
及善不甚文,而清正自将,临事不可夺,有大臣节。时二张怙宠,每侍宴,无人臣礼,及善数裁抑之,后不悦曰:“卿年高,不宜侍游燕,但检校阁中。”遂乞骸骨,犹不许,改文昌左相、同凤阁鸾台三品。卒,年八十二,赠益州大都督,谥曰贞,陪葬乾陵。
(选自《新唐书•列传第四十一》有删改)
注:①掷倒:古代杂技的一种,表演时倒行而舞。②垂拱:武则天主政时的年号。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太子谢之谢:道歉,谢罪 |
B.历司属卿历:担任 |
C.忧未既也既:已经 |
D.密赞其谋赞:辅助 |
下列对于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
B.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
C.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
D.俊臣凶狡/不道引亡命污/戮善良/天下疾之 |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及善因为父亲为国捐躯的军功被授予朝散大夫,并袭邢国公爵。 |
B.皇太子李弘提拔王及善做了左奉裕率。后来高宗又提升他任三品要员,特许他 佩带大横刀在身边侍卫。 |
C.二张由于受武后厚宠,在侍宴时全然没有做臣子的礼节,王及善多次指责他们,武后很生气,但并未罢免他的官职。 |
D.武则天特别看重王及善,破格提拔他为魏州刺史,王及善奉命前往治理边庭,政绩卓著,因此被升迁为内史。 |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殿下自有优人,臣苟奉令,非羽翼之事。
(2)逆虏盗边,公虽病,可与妻子行,日三十里,为朕治边,使为屏蔽也。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诸将或言诛秦王。沛公曰:“始怀王遣我,固以能宽容;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欲止宫休舍,樊哙、张良谏,乃封秦重宝财物府库,还军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非乏,不欲费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或说沛公曰:“秦富十倍天下,地形强。今闻章邯降项羽,项羽乃号为雍王,王关中。今则来,沛公恐不得有此。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沛公然其计,从之。十一月中,项羽果率诸侯兵西,欲入关,关门闭。闻沛公已定关中,大怒,使黥布等攻破函谷关。十二月中,遂至戏。沛公左司马曹无伤闻项王怒,欲攻沛公,使人言项羽曰:“沛公欲王关中,令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欲以求封。亚父劝项羽击沛公。方飨士,旦日合战。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号百万。沛公兵十万,号二十万,力不敌。会项伯欲活张良,夜往见良,因以文谕项羽,项羽乃止。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羽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归,立诛曹无伤。
(节选自《史记•高祖本纪》)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是()
A.父老苦秦苛法苦:以……为痛苦 |
B.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所以:用来……的 |
C.争持牛羊酒食献飨军士飨:用酒食招待人,犒劳 |
D.沛公又让不受让,推让,拒绝 |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都相同的是()
A.且人已服降,又杀之,不祥若属皆且为所虏 |
B.与父老约法三章耳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
C.沛公从百馀骑,驱之鸿门,见谢项羽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
D.沛公以樊哙、张良故,得解归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
下列表述与原文意思相符的是()
A.秦王子婴投降后,将领们有人主张杀死他。沛公反对,认为子婴已经投降,再杀他就太不吉祥了,于是把秦王交给了主管官吏。进入咸阳后,沛公想留在秦宫中休息,被樊哙、张良劝止。 |
B.沛公与关中父老约法三章,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巿,不同于秦朝的暴政苛法。宣传开后,秦人欢欣鼓舞,争相犒劳沛公的将士。沛公没有接受,秦人更加希望沛公称王。 |
C.项王接到曹无伤的报告后,十分生气,打算派黥布等攻破函谷关,范增也劝项王攻打沛公。 |
D.鸿门宴前夕,项王的军队说是四十万人,其实达到百万。沛公的军队说是十万人,其实也有二十万,但沛公还是不如项王有实力。 |
翻译以下上文中或课内句子(共10分)
(1)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稍征关中兵以自益,距之。
(2)此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也。(《赤壁之战》)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