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
已知:H2O(g)===H2O(l) ΔH1=Q1 kJ/mol①
C2H5OH(g)===C2H5OH(l) ΔH2=Q2 kJ/mol②
C2H5OH(g)+3O2(g)===2CO2(g)+3H2O(g) ΔH3=Q3 kJ/mol③
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 )
| A.Q1+Q2+Q3 | B.0.5(Q1+Q2+Q3) |
| C.0.5Q1-1.5Q2+0.5Q3 | D.1.5Q1-0.5Q2+0.5Q3 |
下列哪种物质所含原子数与0.2 mol H3PO4所含原子数相等
| A.0.4 mol H2O2 | B.0.2 mol H2SO4 |
| C.0.9 mol HCl | D.0.3 mol HNO3 |
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下列情况对实验结果产生偏低影响的是
| A.容量瓶中原有少量蒸馏水 |
| B.溶解后所用的烧杯未洗涤 |
| C.定容时观察液面俯视 |
| D.摇匀后液面低于刻度线未再加水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制取蒸馏水时,为了防止瓶内产生暴沸现象,应先向烧瓶内加入几片碎瓷片 |
| B.稀释浓硫酸时,常把水加入到盛浓硫酸的烧杯中 |
| C.做CO还原Fe2O3实验时,为防止CO污染环境,实验完毕,常先停止通CO,再停止加热 |
| D.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 | B.碳酸、乙醇、醋酸钠 |
| C.氢硫酸、烧碱、胆矾 | D.磷酸、熟石灰、苛性钾 |
工业用CO生成生成甲醇的反应为CO(g)+2H2(g) ⇌CH3OH(g) △H =" a" kj/mol图1表示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图2表示一定温度下,在体积固定为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H2和一定量的CO(g)后,CO(g)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O和H2合成CH3OH的反应:△H<0,△S<0 |
| B.保持温度不变,再充入1molCO和2molH2,反应达到新平衡时n(CH3OH)/n(CO)减小 |
| C.图1中曲线b可表示使用了催化剂的能量变化情况 |
| D.图3中曲线可表示在不同压强P1、P2(P1<P2)条件下甲醇百分含量随温度变化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