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某校“地理社团”在2011年暑期用一周时间进行了网上模拟探究活动、研究了该时间内出现的一些地理现象,该图表示模拟探究的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社团成员们发现,有许多地点经度或纬度相近,但自然现象却差异明显,请结合所学地理知识,按要求补充下表中内容。
地点 |
现象 |
分析 |
①和② |
风向不同 |
②风向主要成因是 |
③和④ |
地方时不同 |
大约差 小时 |
⑤和⑥ |
自然带不同 |
体现了自然环境的 特征,自然带的这种变化反映了 规律 |
(2)社团成员们调取了①地7月10—13日气象资料统计表(见下表),请写出该时段影响①地的天气系统名称,并分析判断依据。
(4)描述苏门答腊岛地形的基本特征。
(5)苏门答腊岛素有“天然地质灾害的超市”之称,曾多次发生重大泥石流灾害。试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方面简要分析泥石流发生的原因。
【海洋地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公里,占全国的1/6。拥有海湾200余处,其中优良港湾70余处。山东省着力发展蓝色经济区(如图所示),强化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
材料二据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2013年5月通报,江苏近海水体呈富营养化状态,存在发生赤潮的风险,并有可能向山东发展,山东省发布了最新的《山东省赤潮灾害应急预案》。
(1)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①处海域属于 。该处海底储量巨大的矿产资源是 。“蓝色经济区”中港口建设利用的海洋资源类型是 。(3分)
(2)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优势产业部门有 、 和港口物流业等。(2分)
(3)材料二中,江苏近海的赤潮有可能向山东发展,主要可能受 影响。赤潮爆发的海域一般有 和 等特点。赤潮带来的危害主要有 。(5分)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海南岛光照充足,夏长冬暖。年日照时教本2000小时以上,日均温≥10℃积温达到8400~9200℃。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超过16℃;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5~29℃之间。这样的光热条件使该岛成为著名的热带物种基因库,也为发展热带高效农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材料二从岛西北的洋浦港到岛西南的莺歌海的沙质海岸平原、河流三角洲及部分沙质台地上,形成一个狭长带状的沙漠化土地分布区。东寨港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图1为海南岛示意图,图2为近50年该岛西部沙漠化面积和人为活动因子变化曲线图。
|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中美洲局部地区示意图;下表为图中A、B、C三地的降水资料(降水量:mm)。
材料二咖啡是世界各地人民喜欢的一种饮料,其理想的生长条件是温度介于15℃~25℃之间,年降水量达到1500毫米~2000毫米,还需要有充足的阳光和肥沃的土壤。
(1)图中A、B两地降水量的差异是,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3 分)
(2)图中区域多火山分布,原因是。 (3 分)
(3)A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分布特点是,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4)你认为C城所在国家种植咖啡是否可行?,理由是。 (4分)
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
陕西省三大区域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红碱淖是陕西最大淡水湖,平均深度约8.2米。1995年,红碱淖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现属于国家“AAAA”级景区;2000年开始该地有遗鸥分布,目前该地遗鸥数量已经占到全球总量的90%以上。右图为红碱淖面积历年变化示意图。
(1)说出红碱淖附近区域的主要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2)简析自1970年以来红碱淖对当地渔业和旅游业的影响。
(3)分别简要评价陕西省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条件。
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右侧气候资料分别表示A、B两地中的某一地。读图完成(1)-(3)题。
(1)比较A、B两地气候特征的主要差异。
(2)多瑙河a河段春末常出现洪水,试分析原因。
(3)多瑙河已成为沟通北海与黑海的重要航线,但多瑙河三角洲却没有形成重要的港口城市,试分析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