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测量出出发地和目的地在地图上的直线距离为9 km,从出发地到目的地用了5 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 km,当他经过某路标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08 km/h |
|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 km/h |
|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率是108 km/h |
| D.经过路标时的瞬时速度是150 km/h |
如图所示,一带正电的长细直棒水平放置,带电细直棒在其周围产生方向向外辐射状的电场,场强大小与直棒的距离成反比。在直棒上方有一长为a的绝缘细线连接了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A、B所带电荷量分别为+q和+4q,A球距直棒的距离为a,两个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不计两小球之间的静电力作用,则下列说法正确是()
A.A点的电场强度大小为
,是B点电场强度的两倍
B.细线上的张力大小为
C.剪断细线瞬间A、B两球的加速度大小均为
D.剪断细线后A、B两球的速度同时达到最大值,且速度最大值大小相等
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可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的电阻是25Ω |
| B.导体的电阻是0.04Ω |
| C.当导体两端的电压是10V时,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4A |
| D.当通过导体的电流是0.1A时,导体两端的电压是2.5V |
图甲是回旋加速器的原理示意图。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型金属盒,在加速带电粒子时,两金属盒置于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大小恒定),并分别与高频电源相连。加速时某带电粒子的动能Ek随时间t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若忽略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加速时间,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在Ek-t图象中t4-t3=t3-t2=t2-t1 |
| B.粒子加速次数越多,粒子最大动能一定越大 |
| C.高频电源的变化周期应该等于tn-tn-1 |
| D.D形盒的半径越大,粒子获得的最大动能越大 |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左移动,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读数变大,电压表读数变大 |
| B.小电珠L变暗 |
| C.电容器C上的电荷量增大 |
| D.电源的总功率变大 |
长为L的水平板间,有垂直纸面向内的匀强磁场,如图所示,磁感应强度为B,板间距离也为L,板不带电。现有质量为m,电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不计重力),从左边极板间中点处垂直磁感线以速度v水平射入磁场,欲使粒子打在极板上,可采用的办法是( )
A.使粒子的速度v<![]() |
B.使粒子的速度v>![]() |
C.使粒子的速度v>![]() |
D.使粒子的速度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