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预计造成15万人死亡.回答问题.
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一定也大,所以破坏性大
B.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C.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大
D.夜里发生地震,所以破坏大

本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A.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B.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C.水土流失、荒漠化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完成:

气候区
人口合理容量
(亿)
合理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热带雨林气候
28.0
200
热带草原气候
14.13
90
温带草原气候
1.06
5
热带沙漠气候、
温带沙漠气候
0.18
1
热带季风气候
12.43
110
地中海气候
2.25
90
亚热带季风气候
9.30
100
温带海洋性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7.35
30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2.19
30
苔原气候
0
0.01
冰原气候
0
0

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B.自然因素 C.经济因素 D.技术因素
2.据表格判断,下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B.地中海气候区
C.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D.热带雨林气候区

2008年12月18日10时18分(东五区时间),中国第25次南极科考队从中山站出发,前往冰穹A地区建设中国南极内陆考察站——昆仑站。完成:
1.科考队出发时时,北京时间是
A.17日15时13分 B.18日13时18分
C.19日15时13分 D.19日13时18分
2.科考队出发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1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在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逐渐流行起来。据研究,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1.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度地区偏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

A. 受副极地低气压的控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
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 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

2.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

A. 珠海、南昌 B. 南昌、贵阳 C. 贵阳、厦门 D. 厦门、珠海

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出现了热岛效应、咸潮侵袭、滩涂冲刷等一系列环境问题。
1.长江三角洲区域性热岛效应比较明显的主要原因是(

①能源消耗加大

②城市人口剧增

③水域面积扩大

④市郊农业发展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③

2.上海在长兴岛北侧边滩筑堤建成青草沙水库。该水库主要功能是(

A. 防止洪水泛滥 B. 扩大湿地面积 C. 开发旅游景点 D. 提供优质水源

3.下列因素中,可能使长江三角洲滩涂遭受侵蚀与海岸线后退的是(

①上游输沙量降低

②风暴潮频发

③长江径流量加大

④海平面上升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3月21日6时整,甲地(40°N,45°E)正好日出。据此回答:
此时一艘轮船航行于太平洋上。经过10分钟后,该轮船越过了日界线,这时轮船所在地的区时可能是

A.3月21日14时50分 B.3月22日14时50分
C.3月22日15时10分 D.3月21日15时10分

此日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

A.40° B.50° C.73°26′ D.16°34′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