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9级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海啸给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带来史无前例的灾害,预计造成15万人死亡.回答问题.下列关于地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震烈度与震级有关.此次地震震级大,烈度一定也大,所以破坏性大 |
| B.这些地区的房屋结构不结实,是造成损失大的主要原因 |
| C.地震烈度与震源深度有关,此次地震震源深度太浅,加之引起巨大的海啸,造成的破坏大 |
| D.夜里发生地震,所以破坏大 |
本地区是地震多发区,是由于
| A.地处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交界处 |
| B.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
| C.该地区为板块与板块的张裂区 |
| D.该处的地形是在中生代形成的 |
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发展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灾害
| A.滥采滥用自然资源、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
| B.高速公路、大型水利工程等建设不当 |
| C.水土流失、荒漠化 |
| D.人口过多、工业集中 |
有关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 | B.地势东高西低,地形以平原为主 |
| C.石油资源丰富,其开采量居世界前列 | D.摩尔曼斯克是太平洋沿岸的港口城市 |
2009年10月30日,第四届“中华环保民间组织可持续发展年会”主题峰会在北京化工大学举行。据此回答题。第四届年会主题“推进生态文明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体现了哪一类人地关系思想
| A.环境决定论 | B.人类中心论 | C.人地相关论 | D.人地伙伴论 |
下列做法符合该主题的是
| A.退耕还林 | B.围湖造田 | C.陡坡开垦 | D.挖掘“发菜” |
在节能减排中,公众可参与的有利于抑制全球变暖的行动是
| A.充分利用太阳能;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 |
| B.采用节水措施;开发利用无污染能源 |
| C.多种水稻;充分利用风能 |
| D.维持能源消费结构现状;自备购物袋 |
由于索马里海盗猖獗,中国等国家纷纷派军舰到亚丁湾和阿拉伯海海域护航。下图是我国军舰护航路线示意图。据图回答题。

索马里这个国家所在的大洲是


| A.欧洲 | B.非洲 |
| C.亚洲 | D.大洋洲 |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马六甲海峡的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军舰经过马六甲海峡时,战士们看到一艘装载原油的日本油轮,这艘油轮中的原油可能来自甲、乙、丙、丁中的何地
| A.甲地 | B.乙地 | C.丙地 | D.丁地 |
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读图,完成题。
如果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①东南风 ②东北风 ③南风 ④西北风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自来水厂
(2)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造纸厂
(3)如果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②
(4)如果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理的地区是④
| A.(1)(2) | B.(1)(4) | C.(2)(3) | D.(2)(4) |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表中内容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题。
|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
约14~15亿 |
|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15~16亿 |
|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多供养的人口数量 |
15.1亿或16.6亿 |
|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
约8~9亿 |
表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 A.约15~16亿 | B.15.1或16.6亿 |
| C.约8~9亿 | D.约14~15亿 |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 B.地区开放程度 |
|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 D.国家人口政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