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某国轮廓图,完成下列问题(共15分)

(1)从图中国家的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属于         带和         带(温度带),发展农业生产的        条件较为优越。
(2)填出下列数码所代表的农业区(带):
          ,⑤          ,⑧          
(3)⑨农业带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气候。
(4)分析①农业带形成的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三个地区的人口密度和人均土地资源情况表

地区
人口密度(人/km2)
人均耕地(亩/人)
人均草地
(亩/人)
人均林地
(亩/人)
A
202
1.4
0.2
0.3
B
10
1.1
1.1
1.8
C
6
0.3
45
36

材料二:我国简图7

(1)在材料二我国简图7中分别填入ABC三地区。
(2)根据上题的判读,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简析AC两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不足条件分别有哪些?
(3)环境管理就是对损害自然环境质量的人类活动施加影响,实施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哪些?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两个湿地分布如图5所示。A地区为我国的三江平原,其中沼泽面积达110万平方公里。B地区为若尔盖湿地(沼泽)大牧区之一——四川西北牧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区内为平坦状高原,平均海拔约3500米。

材料二:2011年入冬以来,鄱阳湖水位持续走低,鄱阳湖水位创60年历史新低,环湖城市供水受影响。鄱阳湖的位置示意如图6

(1)、根据材料一,分别解释图5中A和B沼泽地的成因
(2)、根据材料二简析鄱阳湖水位创历史新低的原因
(3)、湿地面积的减少可能对当地生态环境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读我国两省简图及其农业结构如下图4,回答下列问题



图4

(1)分别简析甲乙两省农业结构形成的自然原因。

(2)经调查表明两省的耕地总量都有下降的趋势,请说明导致乙省耕地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
(3)谈谈甲省在耕地保护中应采取的最主要措施。

读我国华北地区M城市 2003~2010年大气环境中的 SO2年均浓度值和 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值分别从小到大按1至8顺序排序表,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3)据表判断M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变化趋势并推测导致其变化的可能原因
(2分析M市PM10(可吸入悬浮颗粒物)浓度最高时一般出现的季节及其原因
(3)试分析酸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危害。

根据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资料:海南大气质量位居中国第一,在世界名列前茅。在 45 个国家 158 个城市的空气质量统计中,三亚排名第二,海口排名第五。三亚、海口两市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含量均低于国家空气质量一级标准的指标。海南占地表水总流量 80% 以上的主要河流及占蓄水量 80% 以上的主要水库的水质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二类以上标准,城市地下水绝大多数保持良好。全省 80% 以上的近海海域符合国家海水水质一类标准。海南省森林覆盖率达51%,远远高出全国平均水平。
(1)三亚城市空气污染主要来源是()

A.工业污染 B.汔车排放污染 C.家庭生活污染 D.大量燃烧煤

(2)分析海南环境污染比较轻的原因。
(3)海南在以后的发展中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去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