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孝老爱亲模范曹于亚,是四川省邻水县石永中学2007届毕业生。她住在一个贫穷而又偏僻的小村庄。小时候,父母南下福建打工,她和外婆相依为命。2006年11月,她得知父亲因患尿毒症住院前就。看着被病痛折磨的父亲,曹于亚无法接受眼前的事实。当母亲告诉她即便卖了房筹够了钱,没有肾源也救不了父亲时,曹于亚毅然决定要用自己的肾救治父亲。由于年龄较小,医生回绝了她的请求。曹于亚长跪在医生面前请求救父,成为重庆市西南医院女儿向父亲成功捐肾的第一人。手术成功了,曹于亚“带父上学”回到了校园,专心备战迎接高考。每天放学后,她都要买菜、煮饭,为父亲洗衣。在今年高考中,曹于亚考取了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据此回答问题。对曹于亚的事迹认识正确的是( )
①她传承了中华民族孝敬父母的传统美德
②孝敬父母付出了代价,但是得到了甜蜜和人们的赞誉
③她捐肾损害了自己的身体健康,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得不偿失
④对子女来说,遇到这种情况,捐肾是一种法定义务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③④ | D.②③ |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向曹于亚学习,孝敬父母,就要( )
①现在只管努力学习,成年以后再孝敬父母
②把孝敬父母停留在口头上
③从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做起,孝敬父母
④在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
A.① | B.②③④ | C.③④ | D.①③④ |
莎士比亚曾说过:“宽容就像天上的细雨滋润着大地,它赐福于宽容的人,也赐福于被宽容的人。”他这句话告诉我们()
① 宽容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是人们交往中不可缺少的。② 我们应以宽容的心态善待别人,善待自己。 ③ 宽容可以化解人们之间的一切矛盾。 ④ 宽容可以使我们不用通过奋斗就能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③④ |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讲述过这样一则故事:柯里亚准备作弊,正当他把两手伸进袖筒里,要取出答案时,他的目光突然和老师的目光相遇了,老师急忙把目光移开,他从主考人桌边站起来,沉默地走到窗前.柯里亚呆住了.等到他上前应考时,那位老师离开了教室,直到他答完,老师才回到教室里来.从那以后,柯里亚再也没有舞弊了。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① 在生活中,我们要学会宽容。②在教育上,我们也要学会宽容。 ③ 老师对学生的宽容,不计较他的过失,这是一种无声的教育。④ 生活处处需要宽容,宽容友善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②③④ |
《菜根潭》里有一句话说:“处事让一步为高,退步即为进步的根本,待人宽一分则福,利人实利己的根基。”这句话的意思是()
A.交朋友需要宽容,与人方便与己方便,与人为善于己为善。 |
B.为人处事要以退步为根本,凡是退步的事都是我们所提倡的。 |
C.待人接物要本着以方便自己,对自己有利为目的。 |
D.为人处事、待人接物都必须从自己的利益出发。 |
古时,赵国有个叫蔺相如的臣相,由于护驾有功,所以官职一路上升,引起了大将廉颇的忌妒与不满,便处处与蔺相如作对。但是蔺相如面对廉颇的无理取闹,只是笑而避之,从而有了“负荆请罪”这个故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生活需要宽容,宽容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
②蔺相如的宽宏大量感化了老将廉颇。
③面对别人的一再刁难,我们要学会宽容,这样别人就不会再刁难你了。
④生活中需要强者,同时也需要弱者,弱者有时比强者更重要。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 | D.③④ |
下列是人们对宽容的理解,你认为正确的是()
A.对人宽容就意味着事事都要迁就他人。 |
B.对缺乏宽容心的人,是无法讲究宽容的。 |
C.要宽容就没有原则,讲原则就无法宽容。 |
D.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生活中需要宽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