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原位于东北平原东北部,是由黑龙江、乌苏里江和松花江三江冲积形成的沼泽平原。三江平原的开发,经历了从“北大荒”到“北大仓”,再从“北大仓”又回到“北大荒”两个迥然不同的发展阶段。
(1)开垦三江平原的荒地,首先采取的措施是
A.引入灌溉水源 | B.增加土壤肥力 | C.平整土地 | D.排水 |
(2)2000年国家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并建立自然保护区。简述保护沼泽地的重要意义。
(3)停止开垦“北大荒”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旅游地理】(10分)
位于亚热带季风区的某海岛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岛上常住人口密集,大部分消费品需依靠岛外补给,国际交通依赖航空,游客多需提前预订行程。下图为“该岛旅游景观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某国际旅游团到该岛进行一日游,在线路一和线路二中选择了线路一。运用旅游地理知识,分析线路一的优势。(6分)
(2)指出制约该岛旅游资源进一步开发的不利条件。(4分)
读下面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26分)
材料一:为了解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并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某地理实习小组在美国西部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下图提供的是考察路线(R地→旧金山→盐湖城)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相关信息。
材料二:下图所示区域在28°S附近,L示意流经沿岸的洋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水循环的相关知识,解释大盐湖由淡水湖演变为咸水湖的原因。(10分)
结合材料二回答下面三个问题(16分)
(2)在图中用箭头表示洋流L的流动方向。(4分)
(3)在图示海域画两条过洋流L的等温线,分别标注T1和T2,其温度值关系为T1>T2,以示意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8分)。
(4)简述洋流L对沿岸气候的影响。(4分)
读下面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伊比利亚半岛风光迤逦,物产丰富,气候宜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下图是伊比利亚半岛示意图。
材料二: 亚洲冷高压一般形成于9月份,并逐步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冬半年的天气。受其影响,2006年9月3日至5日,四川盆地经历一次暴雨过程。下图表示2006年9月3日20时地面气压场。
(1)根据材料一,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气候特征及成因。(10分)
A地 |
B地 |
|
气候类型 |
||
气候特征 |
||
气候成因 |
(2)材料二中,图示时间银川气温________(高/低)于成都,分析成因。(10分)
读某岛屿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判断甲乙丙丁四个聚落中,哪个人口规模最小,并说明理由。
(2)若要在甲、乙两城市之间修建一条道路,说明②路线比①路线更合理的原因。
(3)指出该岛屿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并根据大气环流相关知识分析其原因。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环境影响费用=氮素渗漏损失费+渗漏水对环境影响费。
(1)有人认为:图示区域内出产的稻米含糖量明显高于浙江生产的稻米。判断这一说法是否正确,并简述理由。
(2)依据图甲中棉花种植的区位,推测棉花的生长习性。
(3)根据材料及图乙、图丙,分析说明过度灌溉棉田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