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验证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个体发育的作用,某试验小组的同学将一幼年家兔的甲状腺摘除并缝合创口后进行观察。作为对照,他们还应该:
A.用一成年的家兔做相同的试验 |
B.用一幼年的家兔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
C.用一相似的幼年家兔在颈部切开伤口后缝合,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
D.用一幼年家兔做相同处理后,外源补充甲状腺激素并在相同环境中观察 |
下图表示同一种动物的两个细胞分裂图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是减数分裂图像,乙是有丝分裂图像 |
B.该动物的体细胞中有4条染色体 |
C.甲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分子的数目依次是2、4、4 |
D.甲细胞的亲代细胞基因型一定是AaBb |
下列对甲~丁图所示的生命活动或生物现象变化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图中,曲线BC段的生理效应是随着生长素浓度增大,促进作用减弱 |
B.乙图中,害虫种群抗药基因的频率A点比B点高 |
C.丙图能够表示唾液淀粉酶活性受温度的影响 |
D.按丁图所示,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光照强度应大于B点的值 |
下列关于细胞生理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
A.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属于细胞凋亡 |
B.硝化细菌在有氧状态下利用细胞质中的相关酶系合成ATP |
C.衰老的细胞体积增大,细胞核体积减小,细胞代谢速率减慢 |
D.小鼠脾细胞与兔的造血干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能够发生融合 |
某位同学为了探究唾液淀粉酶的最适温度,设计了如下方案:将试管分为多组(1~5号),每支试管中放等量的浆糊,然后加等量的新鲜唾液。再将5支试管的温度分别控制在20℃、30℃、40℃、50℃和60℃。过相等的时间后取等量的反应液用斐林试剂进行检测,观察有无砖红色沉淀产生或比较砖红色的颜色深度。以上设计中的不合理之处是 ( )
①温度范围确定不科学,且温度梯度太大②分组太多③不应在将浆糊和唾液混合后再控制温度④不应检测还原糖的生成情况,应该检测淀粉的分解情况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