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Y、Z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Y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表面产生气泡;将Y、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 > Y > Z | B.X > Z > Y | C.Z > X > Y | D.Y > Z > X |
下列表中各物质不能按照图中关系(“→”表示反应一步完成)转化的是
物质 选项 |
A |
B |
C |
D |
X |
Na2SO4 |
BaCl2 |
Cu |
CaO |
Y |
NaCl |
Ba(NO3)2 |
CuO |
CaCl2 |
Z |
NaNO3 |
BaCO3 |
CuSO4 |
CaCO3 |
下列除杂试剂使用正确的是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除杂试剂 |
A |
C(Fe) |
盐酸 |
B |
CaCl2溶液(HCl ) |
Ba(OH)2溶液 |
C |
CO2(CO) |
碱石灰(CaO和 NaOH 的混合物) |
D |
NaOH 溶液[ Ca(OH)2] |
K2CO3溶液 |
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
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
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符合实际的是
A.将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加热,无白色浑浊出现 |
B.20℃时氯化钠溶解度是36g,将30g氯化钠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80g溶液 |
C.二氧化碳溶于水产生碳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都是H+ |
D.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
((2011年江苏苏州,23题)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方法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A.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产生的物质中一定含有碳酸盐 |
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气体中,火焰熄灭,则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
C.经点燃,产生蓝色火焰的气体不一定是一氧化碳 |
D.尝一下,有成味的白色固体一定是食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