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兴趣小组在探究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实验中,先用铝制易拉罐收集满一罐CO2气体,然后迅速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NaOH浓溶液,立即将易拉罐口封闭(不漏气),轻轻摇动易拉罐,发现易拉罐很快变瘪,但过一段时间后,易拉罐又重新鼓起来(反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忽略不计)。
【讨论】甲同学认为易拉罐变瘪,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乙同学认为此结论不合理,原因是                 ,还需进一步验证,验证方法是                          
【提出问题】易拉罐为什么又后鼓起来?是不是反应又产生了气体,该气体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假设】a.该气体可能是CO2     b.该气体可能是          
【查阅资料】①Na2CO3具有较强的热稳定性,只有在高温条件下才会分解;
②铝不仅与酸反应,还能与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X↑
【实验验证】
①将易拉罐口打开,迅速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罐口,发出“噗”的一声,产生淡蓝色火焰,片刻后熄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取少量铝片于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水,无明显变化。片刻后再加入少量的氢氧化钠浓溶液,产生气泡。该步实验的目的是                              
【结论】证明猜想     成立;
【反思与应用】在生活中铝制容器不能用来盛装酸性物质,也不能盛装         物质。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在探究实验时发现了个意外的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变成红色,可是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这是什么原因呢?他们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分别对意外现象的成因做了如下猜想:
甲:可能是酚酞变质造成的;
乙: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
丙:可能是酚酞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丁: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过高引起的。

(1)甲同学刚提出自己的猜想,就遭到其余三位同学的否定,三位同学的理由是:
(2)丙同学认为乙同学的猜想也不正确,他的理由是
(3)四位同学讨论后认为要验证丙同学的猜想,还需作如下实验,你知道其实验目的吗?

通过以上实验,四位同学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先变成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仍然消失。
(4)若丁同学的猜想正确,大家能设计实验证明吗?

现有失去标签的两瓶无色溶液:氯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某化学探究小组打算用物理和化学两种方法加以区别。请回答:
(1)化学方法:在不选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的情况下,按表中方法一(示例)填写。所选试剂须属于不同物质类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等)。


所选试剂
判别方法
方法一

取少量样品分别与锌反应,有气体产生的是稀盐酸,没有的是氯化钠溶液。
方法二


方法三



(2)物理方法:同学小王使用了酒精灯和玻璃棒两种仪器,就把这两种无色溶液区分开了。请你猜测一下他的做法:
操作方法:
判断方法:

现代人对生活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添加剂也应运而生.
(1)“盐卤点豆腐,一物降一物”这句俗语中的盐卤就是人们为改变食品状态而添加的凝固剂.盐卤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镁,海水中含有丰富的食盐和氯化镁,其分离、提纯过程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粗盐中含有大量泥沙,从粗盐提纯精盐的步骤是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写出Ⅱ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 
(2)能正确看待和安全使用食品添加剂非常重要.下表是某超市售卖的两种不同品牌橙汁的标签.

(i)两种橙汁均属于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ii)你选择的品牌更倾向于:_________ 填“A”或“B”).为防范添加剂的危害,选购包装食品时应注意_________(至少写一条).
(3)为维护食品安全,卫生部公告,自2011年5月1日起,禁止在面粉中添加增白剂等添加剂.有媒体报道面条可以燃烧,一些市民据此担心面条中加入了不安全的添加剂.仅从面条可燃就判断加入了添加剂是不科学的,因为面粉中含有的淀粉是可以燃烧的,淀粉的化学式为(C6H10O50,完全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_;燃烧过程中可闻到像头发烧焦似的刺鼻气味,是面粉中的营养素 ___________燃烧产生的.
(4)面粉不仅可以燃烧,一定条件下还会发生爆炸.生产面粉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___________(任写一条).

在A、B、C、D四支试管中各加入1~2小粒碘或高锰酸钾,然后分别加入5mL水或汽油(如图所示),振荡,观察现象.

(1)A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C试管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 
(2)对比 _________ (填字母)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得出: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对比A、C试管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 
(3)[提出问题]物质的溶解性除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
[作出猜想] _________ 
[设计方案] _________ 
[观察现象] _________ 
[得出结论] _________ 

以下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化学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指定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___ ,② ___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应选用的仪器是 _________ (填字母),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某同学将燃着的小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始终未看到小木条熄灭,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_________ (写出一条);
(3)实验室用以上提供的仪器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