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把铝列为食品污染源之一,每人每日的摄入量控制在0.004g以下。若在1Kg米面食品中加入明矾2g(明矾的化学式为KAl(SO42·12H2O,相对分子质量为474),请回答下列问题:
(1) 人从食物中摄入的铝指的是_________(填字母)。

A.铝元素 B.铝单质 C.铝合金 D.只有明矾

(2) 明矾中铝元素的质量分数为(计算结果精确到0.1%)_______.
(3)如果某人一天吃了100上述米面食品,通过计算说明其摄入的铝的量是否超过安全摄入量?

科目 化学   题型 计算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某化学实验小组要检测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纯度,同学们取20g黄铜样品,向其中分三次共加入15g盐酸溶液,充分反应后测得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次数
1
2
3
盐酸质量
5g
5g
5g
氢气质量
0.04g
m
0.02g

请计算:(1)第二次实验产生氢气的质量m= g。
(2)黄铜(铜、锌合金)中金属铜的纯度。

将5%的NaOH溶液逐滴加入到109稀盐酸中,边加边搅拌,随着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
(1)a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有
(2)当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
(3)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为测得某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过程如图所示:(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盐酸反应)

求:①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②该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回答以下问题。

(1)100g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用化学式表示)
(2)计算所得溶液A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原子相对质量Na:23 C:12 O:16)。

将一包含有杂质的铁粉样品分成质量相等的两份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且不参加反应)。若向第一份样品中加入10g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0.4g不溶物;若向第二份样品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铜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干燥得到2.0g不溶物。问:
(1)第二份样品充分反应后,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2)第一份样品反应中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