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目的 |
A |
滴加KMnO4(H+)溶液,充分振荡 |
确定苯中混有己烯 |
B |
向水解后的蔗糖溶液中直接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 |
确定蔗糖是否发生水解 |
C |
加入金属钠 |
确定酒精中混有醋酸 |
D |
加淀粉 |
确定KCl中含有KI |
在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 N2和3mol H2发生反应:N2(g)+3H2(g)2NH3(g)△H=" —92.4" 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放出的热量等于92.4kJ |
B.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通入1mol氦气,平衡不移动 |
C.降低温度和缩小容器体积均可使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
D.若达到平衡时N2的转化率为20%,则平衡时容器内的压强是起始时的90% |
有机物A是农药生产中的一种中间体,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有机物A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与HBr发生反应 |
B.1mol A最多能与4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
C.有机物A与浓硫酸混合加热,可以发生消去反应 |
D.1mol A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最多可以消耗3mol NaOH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1 mol·L-1醋酸溶液中:c(H+)= c(CH3COO-)+c(OH-) |
B.中和pH与体积都相同的硫酸和醋酸,消耗NaOH的量后者大于前者 |
C.同温同浓度的NaOH和澄清石灰水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
D.NaHCO3溶液中:c(Na+)>c(HCO3-)>c(H2CO3)>c(OH-)>c(H+) |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H)为—241.8 kJ·mol-1 |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H=-57.3 kJ·mol-1,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小于57.3kJ的热量 |
C.己知2C(s)+2O2(g)=2CO2(g)△H = a;2C(s)+O2(g)=2CO(g);△H = b,则a>b |
D.已知C (石墨,s)="C" (金刚石,s)△H>0,则石墨比金刚石稳定 |
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A.氯气可以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是因为氯气具有漂白性 |
B.用氢氟酸雕刻玻璃,是由于氢氟酸能与二氧化硅反应 |
C.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
D.常温下,浓硝酸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