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浙江卷] 水溶液X中只可能溶有K+、Mg2+、Al3+、AlO2-、SiO32-、SO32-、CO32-、SO42-中的若干种离子。某同学对该溶液进行了如下实验: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气体甲一定是纯净物 |
B.沉淀甲是硅酸和硅酸镁的混合物 |
C.K+、AlO2-和SiO32-一定存在于溶液X中 |
D.CO32-和SO42-一定不存在于溶液X中 |
X、Y、M、N是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已知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M同主族,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氧酸的酸性:N>M |
B.Y2M和Y2X2中化学键类型和阴、阳离子的个数比均不相同 |
C.气态氢化物的还原性和沸点均是:X>M |
D.在一定条件下M和N的单质均能溶解在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 |
近几年科学家发明的一种新型可控电池——锂水电池,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碳极发生氧化反应 |
B.有机电解质和水溶液不可以互换区域 |
C.Li电极电极反应式为Li++e-=Li |
D.若电源工作时产生标准状况下1.12 LH2,则有0.1mol电子通过有机电解质传递到正极 |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0.1mol氯气与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1NA |
B.标准状况下,0.224L乙烷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06NA |
C.4.0g重水(D2O)中所含中子数为1.6NA |
D.常温下,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的OH-离子数为0.01NA |
下列叙述I和II均正确且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编号 |
叙述I |
叙述II |
A |
碘易升华 |
可以用加热的方法除去氯化铵中的碘 |
B |
硅酸钠溶液呈碱性 |
硅酸钠常用作木材的防火剂 |
C |
Fe(SCN)3是一种不溶于水的红色物质 |
可用KSCN溶液检验Fe3+ |
D |
Zn具有还原性和导电性 |
锌可用作锌锰干电池的电极材料 |
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通入SO2后有沉淀生成的离子组是
A.Mg2+、Na+、SO42-、Cl- | B.Al3+、Na+、ClO-、I- |
C.K+、NH4+、Br-、S2- | D.Fe3+、Ba2+、HCO3-、N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