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
A.Ff甲>Ff乙>Ff丙 | B.Ff乙>Ff甲>Ff丙 |
C.Ff丙>Ff乙>Ff甲 | D.Ff甲=Ff乙=Ff丙 |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E=6V,内阻r=1Ω,保护电阻R0=3Ω,滑动变阻器总电阻R=20Ω,闭合电键S,在滑片P从a滑到b的过程中,若安培表内阻忽略,正确的是()
A.安培表的示数先减小后增大 |
B.安培表的示数先增大后减小 |
C.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 |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功率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后减小 |
图示为一个半径为R的均匀带电圆环,其单位长度带电量为η。取环面中心O为原点,以垂直于环面的轴线为x轴。设轴上任意点P到O点的距离为x,以无限远处为零势点,P点电势的大小为Φ。下面给出Φ的四个表达式(式中k为静电力常量),其中只有一个是合理的。你可能不会求解此处的电势Φ,但是你可以通过一定的物理分析,对下列表达式的合理性判断。根据你的判断,Φ的合理表达式应为()
A. B.
C D.
将一根长为 100 多厘米的均匀弦线,沿水平的 x 轴放置,拉紧并使两端固定,如图(a)所示。现对离右端固定点25cm处(取该处为原点O)的弦上一点施加一个沿垂直于弦线方向(即y轴方向)的扰动,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图(b)所示。该扰动将沿弦线传播而形成波(孤立的脉冲波)。己知该波在弦线中的传播速度为2cm/s,下图中表示自o点沿弦向右传播的波在t=2.5s时的波形图是( )
2008年1月份,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遭遇50年不遇的大雪灾,高压输电线路大面积受损,冻雨使输电线表面结冰,重力增大,导致线断塔倒。如图所示的四座铁塔,两塔之间的输电线长度相等,2号铁塔在山顶,1、3、4号铁塔在山下且等高,图中所标a、b、c、d四点中,c、d两点分别是2、3号塔和3、4号塔间电线的最低点,3号塔两侧导线端点切线与竖直方向夹角均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点比b点更容易在雪灾中被拉断 |
B.c点电线中张力大于d点电线中张力 |
C.适当让两塔之间的输电线显弧线下坠,可以减小线中张力 |
D.2号塔所受输电线拉力的合力最小 |
如图一光滑地面上有一质量为M的足够长木板ab,一质量为m的人站在木板的a端,关于人由静止开始运动到木板的b端(M、N表示地面上原a、b对应的点),下列图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