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实验探究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关于实验的思路和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的质量不变,测量物体在不同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力的关系 |
B.实验的基本思想是:保持物体所受力相同,测量质量不同的物体在该力作用下的加速度,分析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 |
C.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为纵坐标,F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F成正比 |
D.在处理实验数据时,以a为纵坐标,m为横坐标,根据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若这些点在一条过原点的直线上,说明a与m成正比 |
在如图所示装置中,两物体质量分别为m1、m2,悬点a、b间的距离远大于滑轮的直径,不计一切摩擦,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由图可知()
A.α一定等于β | B.m1一定大于m2 |
C.m1一定小于2m2 | D.m1可能大于2m2 |
物体m静止与斜面体M一起静止在水平面上.若将斜面的倾角A稍微增大一些,且物体m仍然静止在斜面上,则()
A.斜面体对物体的支持力变小 | B.斜面体对物体的摩擦力变大 |
C.水平面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变大 | D.水平面与斜面体间的摩擦力变小 |
如图斜面ABC,AB段是光滑的,BC段是有摩擦。某物体从A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当滑至C点时恰好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C段的长度总大于AB段,但BC段的动摩擦因数越大时,BC段的长度越接近AB段的长度 |
B.BC段的长度总大于AB段,但BC段的动摩擦因数越小时,BC段的长度越接近AB段的长度 |
C.在θ角小到一定值时,只要BC段的动摩擦因数适当,AB段的长度可以大于BC段的长度 |
D.θ=300时,选择适当的动摩擦因数,可使得AB的长度大于BC段的长度 |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 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
B.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C.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一物体以一定的初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匀减速滑动,若已知物体在第1秒内位移为8.0 m,在第3秒内位移为0.5 m.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一定为3.75 m/s2 |
B.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为3.75 m/s2 |
C.物体在第0.5秒末速度一定为4.0 m/s |
D.物体在第2.5秒末速度一定为0.5 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