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2·天津卷]信息时代产生的大量电子垃圾对环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某“变废为宝”学生探究小组将一批废弃的线路板简单处理后,得到含70%Cu、25%Al、4%Fe及少量Au、Pt等金属的混合物,并设计出如下制备硫酸铜和硫酸铝晶体的路线: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①步Cu与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得到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步加H2O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使用H2O2的优点是                 
                    ;调溶液pH的目的是使          生成沉淀。
(3)用第③步所得CuSO4·5H2O制备无水CuSO4的方法是                    
(4)由滤渣2制取Al2(SO4)3·18H2O ,探究小组设计了三种方案:

上述三种方案中,_______方案不可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原子利用率角度考虑,________方案更合理。
(5)探究小组用滴定法测定CuSO4·5H2O (Mr=250)含量。取a g试样配成100 mL溶液,每次取20.00 mL,消除干扰离子后,用cmol·L1 EDTA(H2Y2)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平均消耗EDTA溶液bmL。滴定反应如下:
Cu2++H2Y2=CuY2+2H+
写出计算CuSO4·5H2O质量分数的表达式w= ________________ ;下列操作会导致CuSO4·5H2O含量的测定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
a.未干燥锥形瓶   
b.滴定终点时滴定管尖嘴中产生气泡   
c.未除净可与EDTA反应的干扰离子

科目 化学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常见气体制备原理及装置选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5是实验室制取Cl2并以Cl2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实验:

图5
(1)A为氯气发生装置,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的酒精灯,连上E装置。Cl2通过C瓶后进入D,D装置内盛有碳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HCl(g),试写出D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处石蕊试液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E处溶液改为石灰水,反应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有白色沉淀生成
b.无白色沉淀生成
c.先生成白色沉淀,然后沉淀消失
(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少量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Ⅰ)中瓶a内放入20 mL 6 mol·L-1盐酸,b是充气的气球,里边放有4 g碳酸钙粉末,将它紧紧套在瓶a口上,胶管c套在瓶的侧口,并用弹簧夹将d夹紧(瓶口和侧口都不漏气)。将图(Ⅰ)的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质量为W1。根据实验现象填写下列空白:
(1)把气球b中碳酸钙粉末小心地倒入瓶中,立即产生许多气泡,气球逐渐胀大(图Ⅱ)。反应结束后,再次称量,质量为W2。则W1和W2的关系是___________。

(2)取25 mL 6 mol·L-1NaOH溶液,先用滴管取少量NaOH溶液,滴管插入胶管c口(为方便操作,可以适当倾斜瓶a,注意防止漏气)。打开d,将溶液挤入瓶中,立即夹紧d,可以看到瓶内产生少量白色沉淀,轻轻摇动瓶a,沉淀随即消失。用同样方法再加入少量NaOH溶液,又产生白色沉淀,轻摇,沉淀又消失。使沉淀消失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全部NaOH溶液很快加入瓶中,夹紧d,瓶内产生大量白色沉淀,不再溶解,此时瓶内温度___________(填“不变”“降低”或“升高”)。
(4)继续轻摇瓶a,气球逐渐缩小,直至恢复反应前的下垂状。写出这时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世界每年因生锈损失的钢铁约占世界钢铁年产量的1/4。某学生想探究铁生锈的条件,他将干净的铁钉分别同时放入A、B、C三支试管中进行研究。
(1)请你帮助该学生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内容:

编号
操作方法
实验目的
A

探究铁在干燥空气中的生锈情况
B
放入铁钉,注入蒸馏水浸没铁钉,并用植物油液封

C

探究铁在有空气和水封时的生锈情况

(2)一周后,编号为___________的试管中的铁钉最易生锈。
(3)用相同材料制作,经过相同时间防锈处理的铁栏杆,安装在南方比安装在北方更易生锈,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焊接铁管时,为了使接口更加牢固,常用稀盐酸清洗接口处的铁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下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饱和NaCl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X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在X极附近观察到的现象是
②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铜,电解液a选用CuSO4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②Y电极的材料是 ,电极反应式为

如下图在玻璃圆筒中盛有两种无色的互不相溶的中性液体。上层液体中插入两根石墨电极,圆筒内还放有一根下端弯成环状的玻璃搅棒,可以上下搅动液体。接通电源,阳极周围的液体呈现棕色,用搅棒上下剧烈搅动。静置后液体又分成两层,下层液体呈紫红色,上层液体几乎无色。根据上述实验回答:

(1)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原上层液体是
(4)原下层液体是
(5)搅拌后两层液体颜色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6)要检验上层液体中含有的钾离子,其方法是 ,现象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