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言海拾珠】
重拾历史,品味历史人物在特定的时空的语言,对于我们来说,另有一番风味。
材料一 “我们的“政府形式”之所以称为民主制,是因为权力不掌握在少数人手里,而是由全体人民掌握。”……                             
——伯利克利
材料二 请你们相信,为了保护地主的利益,凡是能做的一切都做到了。             
——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我们正在用新经济政策来纠正我们的许多错误,我们正在学习怎样在一个小农国家里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大厦而不犯这些错误。               
——列宁
材料四 这个伟大的国家将坚持下去,并将获得新生和繁荣。            
——罗斯福
材料五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则亡。                    
——康有为
材料六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1)伯利克利时期,最高的权利机构是什么?
(2)亚历山大二世的这一段话说明的什么。
(3)列宁的新经济政策起了什么作用?
(4)罗斯福总统为了美国的新生和繁荣,进行了一场改革,举一例说明罗斯福总统为减少失业,扩大内需所采取的措施。
(5)从材料看,康有为等人发动变法的目的是什么?
(6)邓小平提倡向别的民族、别的国家学习,由此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那么,哪一次会议是共和国历史的这个伟大的转折点。
(7)从上面六位人物的话语中,你领悟到什么道理。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戊戌变法 日本明治维新 西方福利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表的内容与世界政治格局变化有关,其中史实与结论一致的是

史 实
结 论
①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
打破资本主义国家一统天下的局面
②德日法西斯政权建立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崩溃
③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两极格局由此形成
④苏联解体
政治多极化格局形成


A.①③B.③④ C.②④ D.①④

“1933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40%,各国工业产量倒退到19世纪末的水平,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减少2/3,美、德、法、英共有29万家企业破产。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工人达到3000多万,无业人口颠沛流离。”这段材料反映了经济危机的哪一特点

A.持续时间比较长
B.破坏性特别大
C.波及范围特别广
D.对工业影响最大

有人这样评价当今世界:巨人林立,美国是萎缩的巨人,日本是独脚巨人,俄罗斯是生病的巨人,欧洲是缺乏凝聚力的巨人,中国是潜在的巨人。”上述评论最能反映当今世界呈现的趋势是

A.政治格局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经济区域集团化 D.文化多元化

《全球通史》写道:“苏联虽然号称‘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主要消费品长期供应不足,……经常需要凭票供应,暗藏了通货膨胀的危险,人民生活水平从革命前的居欧洲第五位下降到八十年代的居世界第八十八位。”出现上述问题的根本原因是

A.斯大林模式 B.开展工业化
C.新经济政策 D.西方国家封锁

一位历史学家在谈到1921 年苏俄实施的一项政策时说: “农民们被准许在公开市场上出售他们的农产品, 私人可以经营小商店和小工厂。农民和新商人都能雇佣劳力,并能保留他们在经营中获得的利润。”这项政策是

A.新经济政策 B.《土地法令》
C.农业集体化 D.社会主义工业化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