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透视】
解读新闻,透析时事,关注现实。
新闻之一:如图,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泻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泻湖内的中国渔民,遭到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 船的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至今。
新闻之二:如图,据日本防卫省声称,5月8日上午6时左右,日本海上自卫队P-3C巡逻机在冲绳本岛西南650公里海域,发现中国海军舰艇编队东南航向行驶穿越冲绳岛链。编队中包括一艘两栖舰、两艘驱逐舰和两艘护卫舰,均为新型战舰。图为日本P-3C拍下的中国舰艇编队,以“昆仑山”号领队。
新闻之三:如图,4月10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向梁振英颁发任命梁振英为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四任行政长官的国务院令。
新闻之四:如图,被誉为大陆“80后”代表作家韩寒首度访台,3日下午随一个大陆访问团至马办拜会马英九;首次见到韩寒,马英九连呼“久仰”,韩寒笑得有些不好意思,气氛热络融洽。图片来源:台湾《联合报》
(1)中菲南海问题吵得沸沸扬扬。其实早在十五世纪上半叶,郑和就七下西洋,途径南海,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一带。那么,郑和下西洋对南洋地区的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
(2)应该说中日两国有很深的渊源,曾几何时,中国是日本的老师;时过境迁,原来的学生打败了老师。而今,和平崛起的中国,冲出近海,走向远洋。
列举历史事实,说明中国是日本的老师;学生打败老师,指的是十九世纪末期的哪一场战争。中国海军编队能过走向远洋,来源于科技和综合国力的强大,说出中国在上个世纪研制两弹一星的意义。
(3)香港历经沧桑,1997年香港回归,香港回归是哪一个设想的具体运用。
(4)中国统一,台湾回归是几代人的梦想。哪一次战役之后,宣告延续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5)在韩寒的博客里可以看到两篇文章《要自由》《说民主》,其实在新文化运动中,就有相近的内容,请写出来。
当前,国际上一些反华势力频频抛出“中国威胁论”,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历史上美苏之间“冷战”开始的的标志是
A.北约成立 |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
C.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 D.华约成立 |
右边的漫画生动地反映了20世纪初德国人、日本人参加哪次会议后的心情
A.华盛顿会议 | B.巴黎和会 |
C.慕尼黑会议 | D.雅尔塔会议 |
1922年秋苏俄出口粮食4000万普特,两年后又出口粮食1亿多普特。这一成果得益于
A.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 B.农业集体化运动的开展 |
C.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 D.戈尔巴乔夫的经济改革 |
“三角贸易”中具有悲惨性和血腥性的贸易航程是
A.非洲——美洲 | B.美洲——非洲 |
C.美洲——欧洲 | D.欧洲——非洲 |
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
A.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 B.疆域最辽阔 |
C.经济最繁荣 | 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