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问题。
图中,甲、乙、丙、丁区域( )
| A.是按照多种综合指标划分的 |
| B.边界有实有虚 |
| 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 |
| 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 |
有关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光照充足而热量不足 |
| 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 |
| C.丙区域河流长而流量变化小 |
| D.丁区域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
我国东北地区和美国东北部都为钢铁、机械、汽车等工业集聚地区,两工业地域工业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①共用基础设施,缓解交通压力
②接近原料、燃料基地,节省运输成本
③利于集中治污,提高环境容量
④便于生产协作,提高生产效率
| A.①③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④ |
目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在全球寻求资源的最佳配置,这使全球生产体系出现混合型多层次分工的结构。棉花及其制品跨国生产与跨国零售一体化的代表模式:美国棉花
巴基斯坦纱
中国布
意大利印染
法国服装设计
土耳其制造
跨国百货销售。据此回答问题。该模式中,法国所据位置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 A.原料 | B.技术 | C.市场 | D.政策 |
该模式中,美国为世界性跨国生产提供初级产品.其收益主要得益于
| A.耕地面积广 | B.生产成本低 | C.区域专业化生产 | D.劳动力素质高 |
工业地域形成的有利条件是:( )
| A.生产分工越来越模糊了 |
| B.生产部门越来简单 |
| C.生产工艺日益专业化和自动化 |
| D.各生产部门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广泛 |
读下表,从影响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考虑,该企业的区位指向是()
某企业在四地的成本结构比较
| 区位 |
甲地 |
乙地 |
丙地 |
丁地 |
| 工资(%) |
21.3 |
24.4 |
23.0 |
29.0 |
| 燃料(%) |
10.9 |
14.6 |
15.6 |
8.6 |
| 产品运费(%) |
35.6 |
32.5 |
35.7 |
37.5 |
| 其他(%) |
32.2 |
28.5 |
25.7 |
24.9 |
A.动力导向型 B.市场导向型 C.技术导向型 D.原料导向型
图表示我国某工业部门的主要分布区,该部门为( ) 
| A.棉纺工业 | B.钢铁工业 |
| C.制糖工业 | D.饮料工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