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同学在《我的家乡》作文中这样写道:“四月的早晨,一望无尽的田野,绿油油的稻苗在清风中起舞,桑林丛中不时传来姑娘们的笑语歌声。船儿在密如蛛网的河流中穿梭摇过,鱼儿在池塘中跳跃。基埂上蔗苗茁壮,果树花香;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完成问题。李明的家乡所处的区域是 ( )
A.黄淮海平原 | B.东北平原 |
C.珠江三角洲 | D.渭河平原 |
当该区域经济开始腾飞时,美国的产业结构中,降幅最大的产业可能是( )
A.信息产业 | B.轻纺产业 |
C.旅游业 | D.精密仪表工业 |
咸潮是指沿海地区海水通过河流或其他渠道倒流进内陆区域后,水中的盐分达到或超过250亳克/升的自然灾害。
2006年1月20日,某报以“珠三角咸潮敲响警钟 水资源大省竟然也叫‘渴’”为题,报道了珠江受严重咸潮威胁。以下描述中,可成为珠江咸潮成因的是 ①南粤大地的干旱
②珠江流域内水库下泄流量增加
③全球工业生产排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以及森林植被的逐渐恢复
④天文潮水的顶托作用
⑤珠江流域内用水量大
⑥离岸风的吹拂
A.①③④ | B.①④⑤ | C.②③⑥ | D.②③⑤ |
读“20世纪50-90年代广东省年平均受灾情况统计表”,完成14-15题。
50年代 |
60年代 |
70年代 |
80年代 |
90年代 |
|
受灾人口(万人/年) |
242 |
743 |
859 |
1226 |
1590 |
成灾农田(万公顷/年) |
18.1 |
43.9 |
53.7 |
82.0 |
89.1 |
广东省突发性气象灾害的发生频率居全国之首,其中最常见的气象灾害有
A.地震、洪涝、台风 | B.台风、暴雨 |
C.低温冷害、冰雹、滑坡 | D.海啸、风暴潮、干旱 |
一个时期以来,广东省受灾面积和受灾人口逐年上升的趋势,原因是
A.寒潮灾害频繁 | B.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淡漠 |
C.季风环流改变 | D.人口增长快,经济发展迅速 |
下图表示几种自然灾害的持续时间。读图完成12-13题。①②③④四种灾害分别是
A.火山、地震、干旱、洪涝 | B.地震、火山、洪涝、干旱 |
C.干旱、洪涝、地震、火山 | D.火山、地震、洪涝、干旱 |
蝗虫是危害严重的生物灾害。图中所示的自然灾害中,与其发生密切相关的是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③④ |
当地时间8日8点50分(北京时间8日11点50分),南亚次大陆发生里氏7.6级强烈地震,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据报道仅在巴基斯坦共造成53182人死亡,75146人受伤,灾后重建资金至少需要50亿美元。据此完成10-11题。解释该次地震需要考虑
A.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 | B.南极洲板块、印度洋板块 |
C.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 | D.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 |
地震,需加强科学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发达国家发生地震的频率已经很低 |
B.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地震给人类造成的危害程度已经很低 |
C.发展中国家地震多发,其造成的损失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 |
D.地震监测预警系统的建立,能够提高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能力,对灾情有“缩小”作用 |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当地时间8月29日清晨6时10分,飓风“卡特里娜”裹胁狂风暴雨在美国墨西哥湾沿岸登陆,登陆时风速达到了每小时145英里(约233千米),淹没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的数个居民区,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据此回答5-9题。该飓风登陆美国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接近右图中的
A.① | B.② | C.③ | D.④点 |
下列关于飓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会诱发地震和海啸 |
B.中心最大风力在6级以上 |
C.形成在太平洋附近洋面上 |
D.“卡特里娜”为逆时针向中心辐合的大旋涡气流 |
该飓风登陆后,造成美国众多生命和几十亿美元的财产损失。其直接原因是
①强风②风暴潮 ③特大暴雨 ④严重干旱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8月28日,受飓风影响新奥尔良市的风向是
A.东北风 | B.东南风 | C.西南风 | D.西北风 |
目前,对飓风最重要的监测手段是
A.利用气象卫星 | B.建立洪水预报系统 |
C.利用探测气球 | D.气象台人工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