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 | B.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 |
C.环境状况的变化 | D.交通条件的改善 |
下图为黄河经过的某一区域。回答9-11题。图中P地在2003年3月份出现了河堤决口,洪水泛滥,根本原因是
A.上游刘家峡水库大量泄洪 | B.上游开河解冻,漂流的冰凌壅塞河道,水位抬高 |
C.河堤防洪标准过低 | D.上游突降暴雨,水量大增 |
图中Q地区水稻种植历史悠久,影响该地区农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A.热量条件好 | B.水源充足 | C.土壤肥沃 | D.地势平坦 |
图示区域在今后的经济发展中应
①植树种草 ②大力发展水稻等水田作物 ③整治沙漠
④发展纺织工业⑤发展电子工业 ⑥开垦荒田,增加耕地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⑥ |
下图是除南极洲以外的各大洲面积与平均海拔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图中①、②、③、④、⑤
、⑥表示的大洲依次是()
A.欧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大洋洲 |
B.大洋洲、欧洲、南美洲、亚洲、非洲、北美洲 |
C.大洋洲、南美洲、北美洲、亚洲、非洲、欧洲 |
D.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非洲、亚洲、欧洲 |
图中所示的六大洲中,缺失亚寒带针叶林带的是()
A.①③ | B.②④⑥ | C.②③⑤⑥ | D.①②⑤ |
一架飞机从甲地(40°N,116°E)出发,以时速1110千米向北方向绕经线圈飞行,若不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8小时后到达乙地,则乙地为( )
A.40°N,64°W | B.60°N,64°W |
C.40°N,64°E | D.60°N,116°E |
下面四幅等高线图,等高线的数值皆由左上方向右下方递减,且等高距皆为50米,则其坡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①>④ |
C.①>④>③>② | D.④>①>②>③ |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1-4题: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
A.100m | B.150m | C.200m | D.250m |
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
A.200m | B.250m | C.300m | D.400m |
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A.由南向北 | B.由东向西 | C.由东北向西南 | D.由西北向东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