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我国城市化进程。图甲表示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及国内三大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的变化情况,图乙是我国1980年和2004年城市等级规模金字塔示意图。

(1)读图,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
(2)在西部地带城市化进程中,有人提出了应优先发展大城市的观点,你认为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不同国家城市化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其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甘蔗喜高温、喜光、需水和肥量大,是我国最主要的糖料作物。最适宜甘蔗生产的水热条件为年降水量1500~2000 mm之间,生长期内≥10℃积温6500℃以上。
材料二:广东省1990~2010年甘蔗主产区分布略图(图甲)、甘蔗播种面积与产量变化图(图乙)和等高线地形简图(图丙)。


(1)描述1990~2010年广东省甘蔗生产的变化特征。
(2)珠三角地区是我国快速工业化地区,但其大型制糖厂从1990年的十来家减少到2010年的一家,请分析原因。
(3)有人建议在广东北部规模发展甘蔗生产,以恢复广东省甘蔗主导生产区的地位。你是否赞同?说明你的理由。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银川市多年气候统计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平均气温(℃)
-8.4
-4.7
2.7
10.7
17.2
21.3
23.3
21.6
16.0
9.2
1.1
-6.3
降雨量(mm)
1.2
2.1
5.9
12.2
17.0
18.9
42.2
51.9
23.4
14.3
4.0
0.6
日照时数(小时)
7.0
7.5
7.9
8.4
9.3
9.8
9.2
8.8
8.0
7.6
7.4
6.

材料二:宁夏回族自治区简图(下图)

(1)说出宁夏北部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和自然景观类型。
(2)图中阴影区被誉为“塞上江南”。分析其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
(3)分析该地区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的行为可能导致的生态环境问题。
(4)推测宁夏人口和经济水平的空间差异。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黄淮海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工农业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过度超采地下水还导致了当地地下水位下降和地面沉降。我国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计划于2014年底通水,将极大缓解黄淮海地区用水紧张状况。
材料二 :丹江口水库在正常蓄水位170米条件下,在保证调出区工农业发展、航运及环境用水后,多年平均可调出水量141.4亿立方米,一般枯水年也可调出水量约110亿立方米。
材料三:下图为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示意图

(1)据材料一、二说明修建南水北调工程的条件。
(2)说明南水北调对北方受水区的有利影响。
(3)推测该调水工程的建成使用对汉江下游河段可能带来哪些不利影响
据《中国环境发展报告(2012)》,2010年丹江口水库水质评价为中营养状态,富营养化是丹江口水库水质的主要威胁。下表为丹江口水库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表。

土地利用类型
林地
草地
耕地
裸地
城镇
水域
面积比例
79.35%
2.52%
13.53%
3.14%
0.44
1.00


(4)据上表指出哪些土地利用类型可能会对水源区水质产生负面影响并说明理由。

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下图中R山海拔2180米,具有顶平、坡陡、麓缓的外观特征。R山顶部长约14千米,宽约5千米,主要由砂岩构成;山下生气盎然,猴子的吱吱叫声和金刚鹦鹉的鸣声此起彼落,四周覆盖着棉花糖般的云,边缘攀爬着前所未见的热带植物,上百条瀑布飞溅,被誉为“瀑布之乡”。

(1)据图描述R山的地理位置。
(2)说出R山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3)据图简述R山山顶的气温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4)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简述R山被誉为“瀑布之乡”的原因。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1)说出图中A地不同于B地的气候特点,并简析原因。
(2)解释图中西辽河含沙量高的自然原因。(6分)
材料二 C地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如图。

(3)请你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秸秆利用方式是否合理,并用图中的有关数据加以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