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代,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甚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
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足阻社会
主义进行。”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B.社会主义由理想变成了现实 |
|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D.五四爱国运动的爆发 |
下列纪念碑或碑刻所承载的历史事件,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
| A.发展资本主义 | B.反对外来侵略 |
| C.反对封建压迫 | D.向西方学习 |
史学家陈旭麓说道:“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最后一步。”这场战争是指
| A.鸦片战争 | B.中法战争 |
| C.中日甲午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下图是英国漫画家所画1890年“辞退俾斯麦”的历史漫画。根据德国当时的法律,辞退俾斯麦的应该是 
| A.帝国皇帝 | B.内阁成员 |
| C.帝国议会 | D.联邦议会 |
梁启超认为:“专制者不独君主国,而民主国亦有非立宪者(有立宪之名,无立宪之实,则等于非立宪)”梁启超所说的“非立宪者”可能是近代的
| A.英国 | B.美国 |
| C.德意志帝国 |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
有学者认为,西方近代两股潮流催生两种风格各异的政治传统:一是经验主义,“一寸一寸前进”“螺旋上升”,沉着事功。二是理想主义,动辄革命,狂飙突起。政治传统“理想主义”的典型国家应该是
| A.法国 | B.英国 | C.美国 | D.德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