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表是“2009年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表”。读表回答问题。
| 国家 |
储量百分比(%) |
产量百分比(%) |
消费量百分比(%) |
| 中国 |
36 |
97 |
41 |
| 美国 |
13 |
0 |
13 |
| 日本 |
资料缺失 |
0 |
26 |
| 其他 |
51 |
3 |
20 |
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从20世纪70年代占世界总量的74%,到2009年仅占36%,其主要原因是 ( )
①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基数提高 ②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③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④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我国在稀土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应采取的合理措施是( )
①减少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②针对稀土资源储量丰富的优势大力开采
③对稀土资源进行保护性开采 ④进一步扩大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读“资源跨区域调配路线图”,完成问题。
图中①③资源调出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分别是()
①荒漠化 ②水土流失 ③土壤盐碱化 ④空气污染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对上述跨区域资源调配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改善了调出区和调入区的能源消费结构
②提高了调出区的资源保护意识
③资源调配有利于调出区和调入区的生态、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④跨区域资源调配的前提是市场需求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读“甲、乙两地某企业2009年单位产品成本构成图(单位:元)”,产品市场价格均为34元。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两地企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润较高的是甲地 |
| B.从乙地迁往甲地可以降低成本 |
| C.该企业可能是啤酒厂 |
| D.该企业迁移应首先考虑的因素是劳动力 |
该类企业转移带来的主要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移出地产业结构升级
②导致移出地短期内可能有人员失业
③不利于移入地产业结构调整
④促进移入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该图为“我国某区域建设的国家大型工程图”。读图回答问题。
①工程主要是解决()
| A.农业生产缺水问题 | B.海河流域缺水问题 |
| C.城市工业缺水问题 | D.城市能源短缺问题 |
②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 | B.发电 | C.灌溉 | D.航运 |
该地区地表分布有深厚的沉积物,地面支离破碎,其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
| A.流水沉积、流水侵蚀 |
| B.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
| C.冰川沉积、风力侵蚀 |
| D.风化作用、冰川侵蚀 |
该图是“我国某区域沿不同纬度所做的地形剖面组图”。读图回答问题。

图中甲地区作为全国性商品粮生产基地,与太湖平原相比()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 B.传统经验丰富 |
| C.水陆交通便利 | D.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
适宜在甲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 A.春小麦、亚麻、甜菜 |
| B.冬小麦、玉米、甘蔗 |
| C.棉花、冬小麦、玉米 |
| D.水稻、冬小麦、甘蔗 |
下图代表该地区商品粮基地综合开发方向的是()

如图1是某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图2是该地区沿30°N夏季某日某时刻气象资料统计图。回答问题。
甲城市的气候类型是()
| A.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B.热带雨林气候 |
| C.温带海洋性气候 | D.地中海气候 |
乙地的风向是( )
| A.东南风 | B.西南风 | C.东北风 | D.西北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