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表分析并回答问题:
生 物 种 类 |
哺乳 动物 |
鸟类 |
爬行类 |
两栖类 |
鱼类 |
蕨类 植物 |
裸子 植物 |
被子 植物 |
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百分比% |
13.39 |
14.25 |
5.97 |
7.08 |
20.3 |
22 |
26.7 |
10 |
(1)上表数据表明,我国在世界上占有的百分比最高的生物种类是 。
(2)表中的资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内涵中的 的多样性。
(3)以上生物分类主要是根据生物的 ,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分类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 关系和 关系。
(4)当前,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原因有: 。
思想解放是人类进步的巨大动力,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萌芽,世界在发生巨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航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新时代即将到来。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指的是哪一文化运动?列举这一运动中的著名艺术家或文学家及其主要作品一例。
材料二 17~18世纪,西欧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封建君主专制依然存在。力量日益壮大的资产阶级需要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来摧毁封建制度。
(2)“更强大的思想武器”是指什么思想?列举出“更强大的思想武器”中的一位代表人物
(3)结合材料一或材料二,简述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实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就在英国发生革命的同时,开始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革命也在英国达到了它的高潮阶段。科学革命的集大成者艾萨克-牛顿的划时代的伟大工作主要就是在英国革命期间完成的。这两大革命由此构成了一幅1 7世纪的“双元革命”奇观。
一一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在l6、17世纪,英国的商业活动随着英国的海上实力和海外殖民地的增加而更 加活跃。l8世纪,英国已经成为欧洲领先的商业和殖民帝国。英国原本就河流 密布,1760年后修建的众多运河,更是大大地提高水路运输能力……原料一一尤其是煤、铁和棉花,在这个岛国的工业革命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生产大量的棉花。英国乡村不仅有丰富的煤藏,而且它们通常和铁矿相距不远,铸造厂的工人们因此能够方便地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出铁。
一一选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材料三在文艺复兴以及思想启蒙之后,现代科学的理性思维已经建立起来。达尔文的时代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正是走出蒙昧、提倡科学的前一阶段,在思想和理性上,为达尔文创立自然选择进化论提供了思想依据。
一一大卫·布林尼《进化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英国“全新的政体”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牛顿在“科学革命”中的典型成就。(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因素。(需写出两点,1分)
(3)列举材料三中“思想启蒙”的代表人物一例。支持达尔文的人称他是“生物学领域的牛顿”,你是如何理解的?(2分)
(4)从上述材料中,归纳出促进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因素。(1分)
诗词歌谣中也蕴含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硝烟战火何时了,赔款知多少?海边五口又通商,货运往来英佬把家当。江山万里应犹在,只是边疆改。问君港岛可曾留?对此只抛泪眼也无谋。
材料二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
一一邱逢甲《春愁))
材料三辛酸一九零一年,八寇强迫条约签。战火殃及到内地,国土步步被沦陷。不准反帝炮台亡,四亿多两作赔款。使馆界划东交巷,驻军北京山海关。主权严重被剥夺,中国社会陷深渊。
材料四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一一毛泽东《西江月·井冈山》(1928秋)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一一毛泽东《七律·长征》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一一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请回答:
(1)材料一是针对哪个不平等条约而作?材料二“割台湾”和哪次战争有关?(2分)
(2)如何理解材料三中的“中国社会陷深渊”?(1分)
(3)材料四中说“黄洋界上炮声隆”,从而开创出了一条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新路,这条新路指的是什么?成为“远征”转折点的重要会议是什么?说明材料中“天翻地覆”的含义。(3分)
古往今来,中央政府大都非常重视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各个时期所采取的政策不同,效果也各有千秋。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武王)封商纣子禄父殷之余民。武王为殷初定未集,乃使其弟管叔鲜、蔡叔度相禄父治殷。已而……封诸侯,班赐宗彝,作《分殷之器物》。
一一司马迁《史记》卷四《周本纪》
材料二尹湾六号汉墓一号木牍正面:(第1行)县、邑、侯国卅八:县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尹湾汉墓简牍》
材料三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成不逮元。……
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立中书省一,行中书省十有一。
一一(明)宋濂《元史》卷五八《地理志))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出统治者实行何种地方行政制度?(1分)
(2)据材料二指出西汉初期推行的地方管理制度有什么特点?为了克服这一制度的局限性,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据材料三,分析元朝推行行省制度的原因是什么?这一制度在加强地方管理方面有何创新之处?(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就中央政府加强对地方管理,谈谈你的认识。(1分)
当前,我们正处于人类迄今所知的规模最大的科技革命之中,这一革命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的影响比早期工业革命更深刻、更迅速。 请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电子计算机问世以后,仅仅30年就经历了五代。平均每六年其运转速度就提高10倍,存贮量增加20倍。蒸汽机从发明到运用经历了84年,电动机为65年,而原子能为6年,晶体管为4年。
——《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三
请回答:(1)材料一的图片展示的是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该次科技革命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其核心是什么?人类由此进入什么时代?
(2)材料一中反映原子能技术利用的是哪一幅?什么理论为原子能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3)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该次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并据此谈谈该次科技革命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4)材料三中的图1和图2,分别反映了人类在利用科技成功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利影响。谈谈你的认识,并说说作为一名中学生,如何从自身做起,减少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中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