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来,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的比例都高于少数民族人口的比例。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411名,每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接近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十四。
材料二 建国60年来,国务院先后召开了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表彰了56个民族的4000多名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社会唱响了改革开放好、各族人民好、伟大祖国好的时代主旋律。
材料三 为加快西部地区和民族自治地方的发展,中国政府于2000年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全国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以及120个自治县(旗)中的83个自治县(旗)被纳入西部大开发的范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西部地区陆续新开工6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8500亿元人民币。
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上述基本原则内在联系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民族自治机关及其自治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经济学上所推崇的“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是低收入和高收入相对较少,中等收入占绝大多数的收入分配结构,可以说是最理想的收入分配结构,这种结构要比我国目前的“金字塔型”稳定得多。
材料二: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完善收入分配调控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建立个人收入和财产信息系统,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逐步形成橄榄型分配格局。
(1)用经济常识的知识,分析中央决心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的必要性。
(2)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才能构建“橄榄型”的收入分配结构?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我国某W省近几年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情况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投资率
42.9%
44.8%
46.9%
40.4%
消费率
51.6%
50.2%
48.6%
45.7%

注:据有关资料测算,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高于投资。
材料2:近年W省生产总值、城乡居民收入、消费情况表

年份
生产总值
增幅%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
配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居民人均纯
收入实际增幅%
农村占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比重%
2010
11.8
7.7
5.O
38.1
2011
11.6
8.2
5.9
36.8
2012
13.4
10.4
8.3
35.4
2013
15.2
10.1
7.3
33.8

材料3:把扩大内需作为保增长的根本途径,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一项重要部署。当前,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今后年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最紧要的就是立足扩大内需。
(1)材料1和材料2有什么联系?
(2)请你从生产与消费关系的角度谈谈我国为什么要把扩大内需作为保经济增长的根本途径?
(3)结合材料,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我国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进一步扩大内需,刺激消费?

材料一:中小微企业在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一些小型企业发展遇到了“原材料价格上涨”、“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上升”、“融资难”等前所未有的发展困难。业内人士认为,中小微企业要解决当前的困难,除了依靠外部环境的呵护,更需要练好“内功”,方能走出一条有前途的新路。
材料二:网购作为新生事物,受到普遍欢迎。对于消费者来说,网购既省时又省钱;对于商家来说,网上销售减少交易环节,能节约成本。但网购在我国才刚起步,配套的政策、法规和监管机制还有很多不足和漏洞;网络的虚拟性和一些商家信用度的缺失,往往使商品质量难以保证,甚至一些不法商人和骗子利用这一平台坑害和诈骗消费者。网络交易存在的安全性问题不容忽视。
(1)针对材料一反映的问题,请你就解决小型企业发展困难提出合理化建议。
(2)结合材料二,请你用经济生活知识从政府、企业、消费者的角度就促进我国网购市场健康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民间感情向是国家关系的晴雨表,中日两国尤其如此。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和日本分别有92.8%和90.1%的受访者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比去年的调查高出28.3%和5.8%;90.3%的中国受访者和79.7%的日本受访者认为当前两国关系不好;更有45.3%和28.3%的中日受访者认为两国关系会继续恶化,比去年增长了26.5%和4.7%,而认为今后两国关系会出现好转的中日受访者比例都低于10%。
首先,领土争议和历史问题,无不是影响中日民众对对方国家印象不好的两条首要原因;其次,两国均有超过七成的民众认同当前的领土争议是“妨碍中日关系发展的主要问题”,已经对中日两国经济造成了一定影响;与此同时,认为中日关系重要的受访者也都达到了这一比例。可见,国家关系及其存在的问题,是中日民众共同关注的内容。
另一方面,问及持有好印象的理由,“日本科技水平高”(58.2%)、“日本人工作努力认真”(54.4%)、“日本产品质量好”(49.4%),“关心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43.8%)、“受认识的中国人影响,包括身边留学生等从事民间交流的中国人”(32.3%)、“中国开始作为世界大国活跃在国际社会”(22.9%),分别处于中日两国民众所做回答中的前三位。在中日关系不断降温的情况下,2013年上半年日本对华投资却增长了14.37%。
(1)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法有关观点分析中日两国关系的变化。
(2)从唯物论角度为正确看待中日关系提两条建议。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材料一: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状况统计列表

项目
年份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
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
1978年
343.4元
133.6元
57.5%
67.7%
2002年
7702.8元
2475.6元
37.7%
46.2%
2013年
24565元
7917元
36.2%
39.3%

材料二:据统计,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2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贫困人口以及其他为数众多的困难群众。“酷抠”是当下一种时尚的抠门,这是一种褒义下的“抠”,因为酷抠族崇尚的是“节约光荣,浪费可耻”。酷抠族精打细算不是吝啬,而是一种节约的方式。喜欢高质量、幽雅的生活,具有很好的审美眼光和高雅的生活品位。
(1)请你就如何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向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并说明其经济生活的理论依据。
(2)根据材料二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有人认为:“节俭是好事,消费是坏事”,请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