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复活》阅读考查
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马斯洛娃三岁时,母亲病死了,聂赫留朵夫的两位姑姑便收养了她。她们叫她卡秋莎。卡秋莎过着半是小姐半是侍女的生活。
B.根据陪审员的决定得出的结论是:马斯洛娃没有盗窃,没有抢劫,却无缘无故毒死了一个人。庭长认为这结论很荒唐,但严厉的法官一定要判马斯洛娃有罪。庭长怕耽误约会,便匆匆结案。
C.在法庭上见到马斯洛娃之前,聂赫留朵夫正和贵族柯察金一家打得火热。人们议论说他要娶柯察金家的小姐米西。同时,他正和某县一个首席贵族的妻子私通。
D.聂赫留朵夫回到庄园召集农民代表商谈,想把土地租给农民,并进一步把农民缴纳的资金供给农民自己支配。农民们半信半疑,不敢相信地主的这份好心,即使聂赫留朵夫再三解释,他们还是担心有诈,没有接受聂赫留朵夫的建议。

阅读以下片段,根据问题简述。
“您到医院去过了,他们大概向您谈到过我了……”
“哦,那是你的事,”聂赫留朵夫皱紧眉头,冷冷地说。
他那自尊心受到触犯而产生的强烈反感原来已平息了去,此刻她一提到医院,这种反感就变得更强烈了。
聂赫留朵夫因什么事而对马斯洛娃产生强烈反感?事情的真相又是怎样的?请简述。

科目 语文   题型 名著导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论语》探究题
阅读下则论语,完成下题
子曰:“智者乐山,仁者乐水。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1)说明“智者乐山,仁者乐水”的基本含义。

(2)合现代生活,举例说明怎样才能既做到“智者动”,又做到“仁者静”。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②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篇》
⑴孔子认为“身正”的人从政不难,因为自己“身正”,就可以“”,就能够达到“” (摘录文中的短语回答)的效果,体现了孔子
的政治思想。
⑵孔子又对季康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请你结合以上两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⑶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①仰之弥高()②求也退,故进之()
③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④小人之过也必文()

简答题:(100字左右)
《三国演义》第四十二回“张翼德大闹长坂桥”中,是如何体现张飞的“不战之威”?刘备又为何说他“勇则勇矣,惜失于计较”?请简要叙述。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①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
②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论语·卫灵公》)
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
【注】①孙:同“逊”。
(1)根据上面三个选段内容,简要概括儒家君子观的内涵。
(2)联系实际,谈谈儒家君子观的现实意义。

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
(1)简述刘备白帝城托孤的相关情节。
(2)卡西莫多把爱斯美拉达救出来后,藏在巴黎圣母院里。请简述刚开始时,卡西莫多与爱斯美拉达相处的有关情节。
答第( )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