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检测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三个实验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只有脂肪的检测需要显微镜 |
B.只有还原糖的检测需要加热到50~65℃ |
C.检测还原糖、蛋白质所用试剂相同 |
D.三个实验的显色反应均不相同 |
将用清水浸泡过的小麦种子,放入红墨水中约10min,取出后,将种子剖开,发现胚呈白色而胚乳呈红色。对此小麦种子能否萌发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胚死亡,胚乳具有生活力,种子有可能萌发 |
B.胚具有生活力,种子有可能萌发 |
C.胚乳具有生活力,种子一定能萌发 |
D.不能判断种子能否萌发 |
2002年12月31日至2001年1月2日甘肃省河西走廊一带连接发生多次沙尘暴。1月11日,强沙尘暴再次袭击河西地区。为此,甘肃省于2001年10月9日起在全省范围内全面禁止开荒。过早出现的漫天黄尘向人们敲响了警钟,专家就此指出,频率加快,间隔变短、强度增大,将成为今年沙尘暴的新动向,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沙尘暴的出现与快形冷锋过境有关
②与人为的高强度的经济活动有关,如对沙漠边缘荒地的盲目开垦
③沙尘暴强度不断增大是土地沙化的大面积扩展的标志
④要抑制破坏此地区的各种因素
A.① | B.②③ | C.②③④ | D.①②③④ |
酵母菌中含有一种能将面粉中的糖类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的酶,某中学科技活动小组就温度和食盐对这种酶的催化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
实验步骤:先配制一定量的酵母菌培养液(按一定比例配成的酵母菌和面粉的悬浊液),分成15等份,并将它们分成A、B、C3组(每组5份),A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的蒸馏水,B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C组各份中分别加入10mL质量分数为20%的食盐溶液;然后每组按图甲所示装配好5个同样的实验装置,分别放在5种不同温度的恒温箱内30min;然后用直尺分别测量试管内液面下降的高度,再换算出气体的体积,实验测量结果如下表:
组别 |
食盐溶液的质量分数(%) |
25℃(cm3) |
35℃(cm3) |
45℃(cm3) |
55℃(cm3) |
65℃(cm3) |
A |
0 |
3.6 |
14.7 |
50.4 |
7.6 |
2.3 |
B |
10 |
3.3 |
14.1 |
49.0 |
7.5 |
2.2 |
C |
20 |
3.3 |
12.7 |
42.0 |
6.9 |
1.8 |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陈述中,错误的是( )
A、由该实验足以断定这种酶的最适宜温度是45℃
B、该实验结果能支持“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随温度的增高,食盐对这种酶的催化效率的抑制程度更强”的假说
C、选择加入不同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的培养液的目的是有利于增加结论的科学性
D、此实验还能说明酵母菌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温度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为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应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 |
B.用18O标记氧供给有氧呼吸,发现在产生的水中含18O |
C.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光合作用共有的现象是都发生能量转化 |
D.激素、维生素和酶都是由人体细胞产生的 |
用四倍体的西瓜植株做母本,用二倍体的西瓜植株做父本,进行杂交后,( )
A能在四倍体的植株上结出四倍体的种子
B能在四倍体的植株上,结出二倍体的种子
C能在四倍体的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
D能在二倍体的植株上结出四倍体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