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植物体细胞内染色体数为16条,在正常情况下不同细胞在不同时期的DNA分子数是不同的。根据下面所提供的DNA数目,正确的是
时期Ⅰ |
时期Ⅱ |
时期Ⅲ |
时期Ⅳ |
16(A细胞) |
32 |
16 |
8(B细胞) |
16(C细胞) |
32 |
16(D细胞) |
|
8(E细胞) |
16(F细胞) |
|
|
8(B细胞) |
24(G细胞) |
|
|
A.A细胞是卵细胞
B.B细胞是配子
C.C细胞是精细胞
D.E细胞是顶芽的某个细胞
格里菲思用肺炎双球菌在小鼠身上进行了著名的转化实验,关于实验的结论错误的是()
A.说明了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
B.说明了R型活菌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化为S型菌 |
C.说明了R型活菌是无毒性的 |
D.说明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是无毒性的 |
下图是一个含有三对等位基因(用Aa、Bb、Cc表示,三对等位基因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的简图。如果细胞Ⅱ的基因型为abc,那么细胞Ⅰ的基因组成为()
A.aabbcc | B.ABC | C.AaBbCc | D.AABBCC |
同源染色体之间与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共同点是()
A.它们中的一条都是以另一条为模板复制而来的 |
B.它们的形状、大小一般都是相同的 |
C.它们所含的基因都是相同的 |
D.一对同源染色体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所包含的DNA分子数都是相同的 |
关于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原理:低温抑制染色体着丝点分裂,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 |
B.解离:盐酸酒精混合液和卡诺氏液都可以使洋葱根尖解离 |
C.染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和醋酸洋红液都可以使染色体着色 |
D.观察: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大多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发生改变 |
下列关于染色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分体时期,染色体的交叉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 |
B.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则导致基因突变 |
C.体细胞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个体一定是二倍体 |
D.一个染色体组中一定含有该中生物全部的遗传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