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滨海地区某日某时等压面垂直剖面图(相邻两个等压面气压差相等),回答下列小题。图中()
A.①比②气温高 | B.②比③气温低 |
C.③比④气压低 | D.④比①气压高 |
图中
A.海陆间气压差异的成因与南亚西南季风的成因相同() |
B.③地受来自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形成对流雨 |
C.近地面气流流向为:③→② |
D.等压面分布状况一般出现在夏季的白天 |
中高纬度地区东西走向山脉的南北两侧,由于光照时间长短不同,出现了明显的温度差异,即阳坡温度高于阴坡。读“中纬度某内陆地区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小题。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所在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
B.甲、乙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C.丙、丁位于北半球的阳坡 |
D.丙、丁位于南半球的阳坡 |
若a为17℃等温线,则乙地气温的数值可能是()
A.9℃ | B.20℃ |
C.13℃ | D.14℃ |
图中L为海岸线,P、Q为洋流。读图回答下列小题。若甲地在75°W附近,有关洋流P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大陆沿岸热带荒漠向北延伸 |
B.使得流经海区海水增温 |
C.冷海水上泛,形成著名渔场 |
D.导致近海岸洋面雾日增多 |
若乙地在120°E附近,有关洋流Q的说法正确的是()
A.活跃了海陆间的水循环 |
B.减小了海洋污染的范围 |
C.可能为西澳大利亚寒流 |
D.使得沿岸气候终年湿润多雨 |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A.作物品种 | B.海陆位置 |
C.纬度位置 | D.地形因素 |
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昼夜温差小 | B.夜间多云 |
C.弱风 | D.大气逆辐射弱 |
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人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农业试验田浇湿与喷水。那么,与不浇湿喷水的农田相比,农业试验田()
A.霜冻发生机率增加 | B.没有影响 |
C.霜冻发生机率减少 | D.花期滞后,产量下降 |
下图为2013年5月29日,美国纽约曼哈顿第42街出现“曼哈顿悬日”美景。该景观一年出现两次,日落时阳光将洒满曼哈顿的所有的向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时间长达15分钟。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中街道走向应该是()
A.正东正西 | B.南北 |
C.西南——东北 | D.西北——东南 |
一年中另一次的时间应该是()
A.6月22日 | B.7月13日 |
C.春分日 | D.1月1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