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选用的除杂试剂和实验操作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
选项 |
物质 |
除杂试剂(足量) |
操作方法 |
A |
CO(CO2) |
氢氧化钠溶液 |
气体通过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 |
B |
K2CO3(KCl) |
稀盐酸 |
加入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
C |
FeSO4 (CuSO4) |
锌粉 |
加入足量锌粉并过滤 |
D |
Zn(Fe) |
稀硫酸 |
加入足量的稀硫酸,过滤 |
常温下,在两个各盛有100mL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相同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甲>乙 | B.升高温度,剩余的甲固体继续溶解 |
C.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 D.乙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
已知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两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如下则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物中共有4种原子 |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
C.该反应可能是CH4+Cl2→CH3Cl+HCl | D.该反应中涉及了3种物质 |
可用于鉴别稀硫酸和稀盐酸的是
A.AgNO3溶液 | B.紫色石蕊试液 | C.Na2CO3溶液 | D.BaCl2溶液 |
有关物质燃烧的描述错误的是
A.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白光 |
B.硫在氧气中燃烧火焰呈蓝紫色 |
C.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地燃烧,火焰呈淡蓝色 |
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
下列物质溶于水能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 | B.植物油 | C.食盐 | D.碳酸钙粉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