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两列简谐横波分别沿x轴正方向和负方向传播,两波源分子位于x=-2、10-1m和x=12×10-1m处,两列波的波速均为v=0.4 m/s,两波源的振幅均为A="2" cm.图示为t=0时刻两列波的图象(传播方向如图),此刻处于平衡位置x="0.2" m和0.8 m的P、Q两质点刚开始振动.质点M的平衡位置处于x="0.5" m处.关于各质点运动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
| A.质点P、Q都首先沿y轴正方向运动 |
| B.t="0.75" s时刻,质点P、Q都运动到M点 |
| C.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
| D.t="1" s时刻,质点M的位移为-4 cm |
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作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由图象可知
| A.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相遇 |
| B.甲、乙两质点在1s末时的速度大小相等 |
| C.甲、乙两质点在第1s内反方向运动 |
| D.在第1s内甲质点的速率比乙质点的速率要大 |
2008年9月25日晚21点1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州7号”宇宙飞船成功地送上太空,飞船绕地球飞行一圈时间为90分钟,则
| A.“21点10分”和“90分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 |
| B.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 |
| C.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飞船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成质点 |
| D.卫星绕地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但它在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 |
物体的初速度为v0,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如果让它的速度增加到初速度的n倍,则物体的位移是
A. |
B.![]() |
C.![]() |
D.![]() |
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末的速度是 6m/s,第 2s末的速度是 8m/s,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初速度是 3m/s |
| B.物体的加速度是 2m/s2 |
| C.任何 1s内的速度变化都是 2m/s |
| D.第 1s内的平均速度是 6m/s |
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是
| A.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
| B.速度变化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 |
| C.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 |
| D.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