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一定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能使品红试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④通入足量NaOH溶液中,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溶于稀盐酸 ⑤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都能证明 | B.都不能证明 | C.③⑤ | D.③④⑤ |
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 2NH3(g ),为了增大反应速率,提高经济效益,最理想的措施是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 |
C.提高反应体系的温度 | D.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周期表中,族序数都等于该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 |
B.碱金属随原子序数增大,熔沸点逐渐降低;卤素单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大,熔沸点逐渐升高 |
C.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它们形成简单的离子半径逐渐增大 |
D.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最强 |
X、Y、Z、M、N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已知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M同主族,Y在同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Z和N可以形成ZN2型化合物。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X与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 |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 Y>Z |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M>N |
D.单质的氧化性:X<M |
已知:①2C(s)+O2(g)===2CO(g)ΔH=-221.0 kJ·mol-1;
②2H2(g)+O2(g)===2H2O(g)ΔH=-483.6 kJ·mol-1。
则制备水煤气的反应C(s)+H2O(g)===CO(g)+H2(g)的ΔH为
A.+262.6 kJ·mol-1 | B.-131.3 kJ·mol-1 |
C.-352.3 kJ·mol-1 | D.+131.3 kJ·mol-1 |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物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
C.非金属元素不能组成离子化合物 |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