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据此回答问题。
大量民工曾经涌人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文化教育水平高 B.民工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

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C.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D.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B.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C.延缓广东地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关于昼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球自转产生昼夜
B.晨昏线是昼夜半球的分界线
C.晨线的西边是昼半球,东边是夜半球
D.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和公转共同产生的

下图中甲、丙在晨昏线上,此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时刻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在( )
①南半球②北半球③东半球④西半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对图中此时甲、乙、丙、丁各地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白昼时间比乙地长
B.乙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可达90°
C.各地昼长乙>丙>丁
D.各地日落的先后顺序是甲、乙、丙

下表所列的是6月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 )

A.甲地、乙地 B.甲地、乙地、丁地
C.丁地 D.甲地、乙地、丙地

四地所处纬度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是 ()

A.甲乙丙丁 B.丙丁乙甲 C.丁丙乙甲 D.甲乙丁丙

这一天,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 )

A.北京 B.广州 C.悉尼 D.海口

每年六、七月间,太阳直射点在地球上移动的规律是()

A.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一直向北移
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 D.一直向南移

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近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慢
B.在远日点附近时,公转速度较快
C.地球公转角速度处处相等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并非匀速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