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80年代以来,广东吸引了大量的民工涌入。但是,2005年广东民工短缺数量超过100万人,形成“民工荒”现象。据此回答问题。大量民工曾经涌人广东的主要原因是
A.广东文化教育水平高 | B.民工迁出地农村劳动力过剩 |
C.广东自然资源丰富,自然灾害少 | D.民工迁出地自然环境恶劣 |
2005年广东出现“民工荒”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A.广东劳动人口大量减少 | B.民工迁出地经济条件比广东好 |
C.民工工资福利待遇相对较低 | D.民工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提高 |
从积极因素方面看,“民工荒”现象可以
A.保证民工迁出地人口不断增长 | B.促进广东地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转型 |
C.延缓广东地区产品的升级换代 | D.促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 |
下图所示的四国中,人口的自然增长率由高到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① | C.④③②① | D.③②①④ |
下图中人口迁移率指人口迁移数与总人口的比值,正值为迁入,图中最有可能表示发达国家大城市中心区人口变化趋势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图代表中、印、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读图回答13一14题。图甲、图乙、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A.中国、印度、美国 | B.印度、中国、美国 |
C.中国、美国、印度 | D.印度、美国、中国 |
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下列关于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
B.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
C.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
D.西部和南部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的结果。世界上一般以老年人口(即65岁及其以上)占总人口的7%以上称为老龄化。下图是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老年人口比重的示意图,图中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有
A.2个 | B.3个 | C.4个 | D.5个 |
下图为"我国城乡l5~64岁各种受教育水平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人口受教育程度差异的特征有()
A. |
农村人口中文盲人口占一半以上 |
B. |
城市人口以高中及其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
C. |
县镇人口中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大于城市 |
D. |
农村人口以初中及其以下文化程度为主 |
(2)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有()
A. |
有利于农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
B. |
有利于农村劳动力数量增加 |
C. |
有利于耕地面积大幅度增加 |
D. |
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