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0)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土壤的潮湿程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请帮助他们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鼠妇常生活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下,那里的土壤是潮湿的,因此我们可以完成下面的探究报告:
(1)         :土壤的潮湿程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
(2)作出假设:鼠妇适于生活在                       。
(3)制定计划:  
材料用具:每个小组十只鼠妇,干土,湿土,铁盒,纸板。
实验设计:在铁盒内一边放上        ,以横轴中线为界,另一侧放上        。这样在铁盒就形成了      和      两种环境。像这样,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做      实验。
(4)实施计划:全班分为8个组进行实验,为什么实验后要计算全班的平均值?
(5)得出结论:                                  。
(6)实验做完后,对鼠妇的处理方式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水生动物及其与环境相适应的特征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小刚是个爱动脑筋、爱思考的学生,课余时间喜欢做一些小实验。在学习完“生物的无性生殖”以后,他便把两个如右图所示的大马铃薯切成许多小块进行种植。结果发现种植的马铃薯块有的长了芽,有的没长芽。他将马铃薯块取出比较,猜想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可能是。为了验证该原因是否成立,小刚又重新进行了实验。

①取两个盛有潮湿的、肥沃土壤的花盆,编号为甲、乙。
②为排除因马铃薯块大小不等造成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他将挑选好的马铃薯块茎切成大小相等的小块若干,分成两组,将的马铃薯小块种在甲花盆内,将另一组的马铃薯小块种在乙花盆内。将两花盆放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
③预计花盆中的马铃薯块茎会发育成幼苗。
④小刚设置甲、乙两花盆的目的是
⑤得出结论:马铃薯块没有发芽的原因是没有带芽眼。

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及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是因为环境变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进行的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提出的问题:
(2)做出的假设:
(3)实验制定并实施计划: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的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变量是。如果在铁盘的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填“可以”或“不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
(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将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

环境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明亮
0
1
2
0
2
阴暗
10
9
8
10
8

①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对上述数据应做的处理是
②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分)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有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玻璃瓶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经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两瓶中同时放入5条大小、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过了一段时间就不动了?
(2)这一实验说明哪一个环境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
(3)蚯蚓的呼吸依靠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

下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请据图回答:

(1)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③→[]→⑤→[]→②。
(2)实验前对实验材料进行黑暗处理,目的是为了将叶片内的耗尽。
(3)实验选用的叶片,一部分被遮光,另一部分不遮光,目的是设置
(4)分析实验结果,结论是:是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为了探究蚂蚁喜欢吃什么样的食物, 某生物兴趣小组做了如下实验:
① 利用一个较大的玻璃槽器具,放入干湿适当的土壤,上面再覆盖一些蚁穴土壤。
② 捕捉20只正常的蚂蚁置于玻璃槽内,在玻璃槽口盖上两层纱布。将上述实验装置放于适宜蚂蚁生活的环境中,进行饥饿处理1-2天。
③ 取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培养皿,培养皿内分别放入等量碾成粉末状的白糖和食盐,摆放到玻璃槽内。
④ 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并记录,比较哪种食物减少的量多。
分析实验,请回答:
(1)你认为生物兴趣小组作出的假设是:
(2)实验中选用20只蚂蚁,而不是1只,目的是
(3)步骤③除白糖和食盐外,其他条件都应相同,目的是控制变量。
(4)3天后称量培养皿中剩余食物的质量,发现白糖质量明显少于食盐质量,说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