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有关部门统计,全国烟民已达5000多万人。为此,专家建议教育部门应掀起一场“拒绝第一支烟”的活动,有的学校提出包括禁止吸烟在内的“十无学校”活动的建议。为此,正确的看法是
A.人们的生活消费与社会无关,政府不应该管 |
B.国家应对公民个人的生活消费进行强制管理 |
C.公民尤其是青少年应该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 |
D.落后的消费习惯是不文明的行为 |
2011年3月16日,红布幔,花竹门,萧江大鼓震天响,“2011拦街福”大型民俗活动隆重开幕。“拦街福”是温州特有的传统文化活动。今年的“拦街福”把传统民俗与现代城市流行元素相结合,把传统文化体验与文化产业发展相结合,赋予传统“拦街福”新的时代内涵。这表明 ( )
①文化生产力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②文化发展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④传统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
A.②④ | B.③④ | C.①③ | D.①② |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
①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②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③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④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
A.①②④ | B.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 |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是因为 ( )
①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支撑
②民族精神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具有生机和活力
③民族精神具有传统性
④只有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才能使时代精神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百年清华,用一个世纪的沧桑和风采,筑就了中华民族崛起的脊梁。这里的“民族脊梁”体现了()
①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④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④ |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问起“危机”这个词用汉语怎么解释。有人说,在汉语里,危机由危险和机会两个词组成,即危险意味着机会。肯尼迪听后拍案叫绝,说:“中华文化能把两个毫不相干的词融成一个东西,太伟大了。”肯尼迪对中华文化的感叹体现了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 B.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
C.中华文化博采众长 | D.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