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在光的双缝干涉实验中,若仅将入射光由紫光改为红光,则条纹间距一定变大 |
B.以相同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紫光能发生全反射,红光也一定能发生全反射 |
C.紫光照射某金属时有电子向外发射,红光照射该金属时也一定有电子向外发射 |
D.拍摄玻璃橱窗内的物品时,往往在镜头前加装一个偏振片以增加透射光的强度 |
某金属在光的照射下产生光电效应,其遏止电压Uc与入射光频率v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则由图象可知
A.该金属的逸出功等于hv0 |
B.遏止电压是确定的,与照射光的频率无关 |
C.若已知电子电量e,就可以求出普朗克常量h |
D.入射光的频率为2v0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hv0 |
如图所示,倒悬的导热气缸中有一个可无摩擦上下移动且不漏气的活塞A,活塞A的下面吊着一个重物,汽缸中封闭着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起初各部分均静止不动,大气压强保持不变。对于汽缸内的气体,当其状态缓慢发生变化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若环境温度升高,则气体的压强一定增大 |
B.当活塞向下移动时,外界一定对气体做正功 |
C.保持环境温度不变,缓慢增加重物的质量,气体一定会吸热 |
D.若环境温度降低,缓慢增加重物的质量,气体体积可能保持不变 |
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大量处于n=3激发态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些氢原子总共可辐射出三种不同频率的光 |
B.氢原子由n=3跃迁到n=2产生的光频率最大 |
C.这些氢原子跃迁时辐射出光子能量的最大值为10.2eV |
D.氢原子由n=3跃迁到n=l产生的光照射逸出功为6.34eV的金属铂能发生光电效应 |
如图所示,矩形闭合线圈abcd竖直放置,OO′是它的对称轴,通电直导线AB与OO′平行,且AB、OO′所在平面与线圈平面垂直。若要在线圈中产生abcda方向的感应电流,可行的做法是
A.AB中电流I逐渐增大
B.AB中电流I先增大后减小
C.AB正对OO′,逐渐靠近线圈
D.线圈绕OO′轴逆时针转动90°(俯视)
如图甲所示,一向右开口的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活塞可无摩擦移动且不漏气,汽缸内某位置处有小挡板。初始时,外界大气压为P0,活塞紧压小挡板。现缓慢升高缸内气体温度,则图乙所示的P—T图象能正确反映缸内气体压强随温度变化情况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