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是用干涉法检查某块厚玻璃的上表面是否平的装置.a为标准样板,b为待测厚玻璃板,所用单色光是用普通光源加滤光片产生的,检查中所观察到的干涉条纹是由下列哪两个表面反射的光线叠加而成的( )
A.a的上表面和b的下表面 |
B.a的上、下表面 |
C.a的下表面和b的上表面 |
D.b的上、下表面 |
如图所示,一直杆倾斜固定,并与水平方向成30°的夹角;直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0.5kg的圆环,圆环与轻弹簧相连,在轻弹簧上端施加一竖直向上,大小F=7N的力,圆环处于静止状态,已知直杆与圆环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7,g=l0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方向垂直直杆向上 |
B.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方向沿直杆向上 |
C.圆环受到直杆的摩擦力大小等于1 N |
D.圆环受到直杆的弹力大小等于![]() |
如图所示半圆柱体P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其右端有一固定放置的竖直挡板MN.在半圆柱体P和MN之间放有一个光滑均匀的小圆柱体Q,整个装置处于平衡状态.现使MN保持竖直并且缓慢地向右平移,在Q滑落到地面之前的此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N对Q的弹力逐渐减小 | B.MN对Q的弹力保持不变 |
C.P对Q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 D.P对Q的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 |
物体以某一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足够长),加速度恒定.前4s内位移是1.6m,随后4s内位移是零,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物体的初速度大小为0.6m/s | 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
C.物体向上运动的最大距离为1.8m | D.物体回到斜面底端,总共需时12s |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在云南昭通市鲁甸县(北纬27.1度,东经103.3度)发生6.5级地震,地震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地震发生后,某空降兵部队迅速赶往灾区,通过直升机投放救灾物资,若在投放物资包时直升机悬停在足够高的空中,物资包的质量各不相同,每隔相同的时间先后由静止投放一个,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资包在空中间隔的距离相等 |
B.物资包在空中间隔的距离从上到下越来越大 |
C.在下降过程中,相邻两个物资包的速度差不断增大 |
D.质量较大的物资包落地时速度较大 |
以下有关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A.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
B.在关于物质波的表达式![]() ![]() |
C.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
E.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