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若用等质量水分别配制A、B饱和溶液,需要A的质量比B的大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
C.当A中含有少量B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A
D.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A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F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E组成元素相同,B、C常温下为气体。图中“﹣”表示能相互反应,“→”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E→F是一个放热反应
B.D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
C.若G为一种盐,则A不可能与G发生反应
D.B→E和C→E的反应类型可能不相同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A、B、C、D四种未知溶液的成分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见下表。其中检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
组别 |
溶液中检验出的离子 |
A |
K+、Na+、OH﹣、SO42﹣ |
B |
Ba2+、Na+、Cl﹣、OH﹣ |
C |
Cu2+、Mg2+、NO3﹣、Cl﹣ |
D |
H+、NH4+、CO32﹣、SO42﹣ |
A.AB.BC.CD.D
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t1℃时,a、c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
B.将接近饱和的c物质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加溶质、降温等方法
C.将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b>a=c
D.将150g a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3℃降温至t1℃,可析出30g a物质
控制变量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
|
|
|
A、探究铁、镁金属活动性强弱 |
B、探究二氧化碳与水是否发生反应 |
C、探究不同溶剂中物质溶解性大小 |
D、探究温度对分子运动快慢的影响 |
A.AB.BC.CD.D
下表中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生活 |
B、化学与环境 |
①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病人输入葡萄糖溶液能及时补充能量 |
①提倡焚烧秸秆还田以提高土壤肥力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
C、化学与安全 |
D、化学与健康 |
①皮肤沾上浓烧碱溶液,先用水冲洗,再涂碳酸氢钠溶液 ②档案材料失火,可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
①缺乏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 ②制作糕点时加入适量的碳酸氢钠,可使糕点松软可口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