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加热条件下.在一个密闭的容器内有如下反应,反应过程中两次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
物质 |
||||||||
第一次测得的质量/g |
40 |
4 |
3.6 |
4.8 |
||||
第二次测得的质量/g |
待测 |
13 |
12.6 |
10.8 |
||||
A. |
上述化学反应方程式一定为 | |||||||
B. |
该反应
与
的质量变化之比为2:3 |
|||||||
C. |
两次测定之间生成
的质量为10.8g |
|||||||
D. |
第二次测得
的质量为16g |
|||||||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现象、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一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现象 |
解释或结论 |
A |
将水加入浓硫酸中配置成稀硫酸,将镁条置于其中 |
有气泡产生 |
Mg是活泼金属 |
B |
验纯后,将纯净氢气直接在空气中点燃 |
产生淡蓝色火焰 |
氢气可以在空气中安静的燃烧 |
C |
向一未知无色溶液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溶液 |
有无色气体产生 |
该无色未知溶液中一定有CO32﹣ |
D |
将ag的铁钉投入到硫酸铜溶液中,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洗净、烘干、称量为bg |
铁钉上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 |
金属活动顺序为:Fe>Cu,且析出铜的质量为(b﹣a)g |
观察室验图象,得到结论不正确的是()
A. |
图1:在100g Cu﹣Zn合金中加入足量的盐酸,根据氢气质量可知 的质量分数为50% |
B. |
图2: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比B物质大,在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
C. |
图3:将一定体积的空气通过灼热的铜网充分反应,可知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
D. |
图4:将 通过一定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先变浑浊,后生成 而变澄清 |
王腾同学以不同的化学思维方式或者规律给下列化学反应的类型进行分类,你认为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A. |
属于化合反应的是①② |
B. |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③④ |
C. |
属于有热量放出的反应的是②③ |
D. |
属于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是④⑤ |
地球上71%的面积覆盖着水,水是生命之源,也是重要的溶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将1
投入到99
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 |
B. |
常温下
、
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是饱和溶液 |
C. |
将
、蔗糖溶于水后,溶质均以分子形式存在 |
D. |
溶质在溶解的过程中,有的放出热量,有的吸收热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