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5.5分)实验室制取气体所需装置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
集装置是C或______。
(2)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时,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装置还可用于制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该装置制氧气比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一个突出优点是                      
(3)小敏同学利用右图来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先向锥形瓶中加水浸没长颈漏斗末端,                 ,若锥形瓶中长颈漏斗下端有气泡冒出,则气密性好。

科目 化学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气体的干燥(除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室部分仪器或装置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_ ②
(2)写出仪器①使用时的一条注意事项
(3)若用高锰酸钾制取并收集氧气的装置组合应选用______(填序号,下同 );
(4)实验室常用锌粒(固体)和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发生装置应选用,氢气是一种难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所以收集氢气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小红为大家做了一个“燃纸成铁”的趣味实验。将一张滤纸(组成元素为C、H、O)用FeCl3浓溶液润湿,在酒精灯上烘干后点燃,滤纸变黑、红热,最终生成黑褐色物质。小红告诉大家:黑褐色物质中含有铁单质。
【提出问题】黑褐色物质中真的含有铁单质吗?
【探究过程】
(1)小红先从反应物组成分析,因为  所以反应后可能生成铁单质。
(2)为获得实验证据,小红做了实验1。
实验1:将黑褐色物质放入稀盐酸中,发现有连续微小气泡产生。若黑褐色物质中
含有铁单质,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小明提出疑问:实验1中产生的气泡也可能是滤纸碳化后吸附的空气。为此,小红又做了实验2: 观察到有微小气泡产生但很快停止。
证明实验1中的连续气泡确实是由铁单质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
(4)为进一步证明黑褐色物质中有铁单质,小红又做了实验3。
实验3:将黑褐色物质放入  溶液中,观察到红色物质生成。
【得出结论】通过以上实验探究,证明黑褐色物质中确实含有铁单质。
(5)【实验反思】小红所做实验1和实验2是运用了实验,使结论更有说服力。

为检测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是否含有SO42-,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了实验。

方案
步骤
现象
结论

①取样品,滴加BaCl2溶液
②对步骤①反应后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盐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O42

①取样品,滴加过量_____________ 
②在步骤①的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
①无明显现象
②有白色沉淀产生
废液中含有SO42-

①取样品,滴加Ba(NO32溶液
②对步骤①产生的混合物进行过滤,在滤渣中滴加稀硝酸
①有白色沉淀产生
②无明显现象
废液中含有SO42-


(1)方案Ⅱ的实验结论如果正确,步骤①中滴加的物质是  。21世纪教育网
(2)方案Ⅰ和Ⅲ中,结论不成立的方案是 ,理由是  
(3)方案Ⅲ的滤渣中,滴加稀硝酸是为了排除 的干扰。

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判断反应发生的方法有多种。
(1)向盛有10mL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pH的仪器)测定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2)在图的实验中,当观察到的现象是   就可证明NaOH与HCl发生了反应。

(3)不使用指示剂或pH试纸等方法,也可证明反应发生。向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混合后的溶液中加入一种物质,若没有明显现象出现,说明溶液失去了酸性,从而证明稀盐酸和氢氧化钠已经发生了反应,则该合理的物质是  

小佳在实验室中发现一种黑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无色溶液(如图所示),她取少量黑色粉末与溶液混合,发现立即产生了大量无色的气泡。

已知:稀硫酸(H2SO4)+Fe→硫酸亚铁(FeSO4)+H2
(1)对这两种物质是什么她进行了大胆猜想。小佳的猜想可能是:
猜想①
猜想②稀硫酸(H2SO4)和铁粉;理由是
(2)请你帮助小佳同学完成实验,以证明猜想①是正确的。

实 验 步 骤
实 验 记 录
实 验 结 论
(i) 取少量黑色粉末于试管中,滴加少量无色溶液
(ii)
(i) 有气泡产生
(ii)
产生的气体是,发生化学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原猜想①成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