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随着巴厘岛国际会议的结束,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出现了转机。结合该图完成问题。图中显示,工业CO2排放量大于50亿吨的大洲是
A.亚洲 | B.欧洲 | C.北美洲 | D.大洋洲 |
对CO2排放引起后果的叙述并不正确的是
A.荒漠扩大 | B.生物种类和生产率提高 |
C.沿海土地盐碱化增强 | D.气象灾害增加 |
防治酸雨的最根本途径是
A.大幅度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 |
B.植树造林 |
C.减少人为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
D.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从地理学角度看,古诗描述的是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
C.垂直分异规律 | D.地方性分异规律 |
从塞北到江南的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A.水分 | B.光照 |
C.土壤 | D.热量 |
读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有关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
C.丙——土壤肥沃,黑土广布 |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
下列有关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根系发达
A.甲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B.乙叶呈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C.丙四季常青——常年温度较高
D.丁生长旺盛——常年高温多雨
下图示意某季节某大洋局部洋流,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示洋流环流系统最有可能出现的月份是
A.3月 | B.10月 |
C.6月 | D.12月 |
图中①处东部沿岸海域渔业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处寒、暖流交汇处 |
B.刚果河带来较多的营养物质 |
C.离岸风和上升流影响显著 |
D.地处浅海大陆架,光照充足、水温适宜 |
翠玉白菜是用翡翠雕刻成的工艺品,它是台北故宫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翡翠是在低温、极高压力条件下(岩层强烈挤压)重新结晶形成的。这块翡翠属于
A.喷出岩 | B.侵入岩 |
C.沉积岩 | D.变质岩 |
读图甲和图乙所示的两种地貌,回答各题。图甲所示地貌名称为
A.三角洲 | B.沙丘 |
C.冲积扇 | D.河漫滩 |
图乙所示地貌,其形成原因主要是
A.风力侵蚀 | B.风力堆积 |
C.流水侵蚀 | D.流水堆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