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分子(N2)中的氮原子和氨气分子(NH3)中的氮原子,其核电荷数都是7,即N2和NH3两种物质都含有 元素。
【2015年北京市】她出发了.
(1)她携带的物品中,主要材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水壶B.帽子 C.背包
(2)如图③所示,乘坐地铁禁止携带的物品中,属于易燃易爆品的是__________.
【2015年海南省】今年6月初,“东方之星”号客船在长江翻沉,救援方法之一是切割船底钢板。切割原理是:利用乙炔(C2H2)与氧气反应产生的高温来熔化金属。请回答:
(1)乙炔属于 (填序号);①无机化合物②有机化合物
(2)乙炔(C2H2)分子中氢原子与碳原子的个数比为 ;
(3)己知乙炔(C2H2)在氧气中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15年黑龙江省大庆市】(1)下列氮肥含氮量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常见氮肥 |
①NH4NO3 |
②NH4HCO3 |
③CO(NH2)2 |
相对分子质量 |
80 |
79 |
60 |
(2)治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的一种方法是:在汽车的排气管上装一个催化转化装置。使NO和CO反应生成N2和CO2,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有机物中碳氢化合物可用CxHy表示,其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xHy+(x+)O2
xCO2+
H2O判断等质量的①CH4, ②C2H2,③C2H4, 三种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序号表示)
【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育才中学的某研究小组在探究维生素C水溶液的酸碱性时,不慎误把维C泡腾片(保健品。主要成分如图所示)当做维生素C片放入了水中,结果发现有大量气泡产生,于是引起了该小组同学的探究性趣。
【提出问题】该气体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小青说:该气体可能含有CO2 、O2、CO、 H2 、 N2 中的一种或几种。小丽说:不可能含有 N2,因为 小亮说:不可能含有H2 和CO,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 CO 最后研究小组的同学共同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 O2中的一种或两种。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进行实验】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① |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
② |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到该气体中 |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
【得出结论】(1)由实验①可知,该气体中肯定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由实验② (填“能”或“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氧气,理由是
【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收集气体。请阅读资料卡,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
1.第八届国际天然气水合物大会于2014年7月29日在北京召开。据中国地质调查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我国计划于2015年开始着手开发“可燃冰”(如图)。“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主要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1立方米的“可燃冰”可在常温下释放164立方米的甲烷和0.8立方米的淡水,被认为是一种潜力较大的能源之一。
2.通常情况下,甲烷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轻,极难溶于水.很容易燃烧。甲烷的实验室制法是:用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两种固态药品,经研磨均匀混合后装入试管中,加热产生甲烷气体。
(1)仪器a、b的名称是 、 。
(2)实验室制取和收集甲烷的装置组合是 ;将反应物装入试管前,应先检查装置的 。简述用排水集气法收集一瓶甲烷气体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点燃甲烷前一定要先检验甲烷的__________。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学习,你认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共同点是 (填序号)。
a.需要加热b.需要催化剂
c.反应物中没有气体参加d.反应物中必须含有要制取物质的元素
(4)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甲烷分类,它属于 ,具有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甲烷除用作燃料外,还是一种很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将COx和CH4的混合气体直接转化为醋酸(CH3COOH)。若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反应物中的原子全部转化为目标产物中的原子),则COx中的x为 ,该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
(5)可燃冰的开采和利用,能缓解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但开采、利用可燃冰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开采技术以及开采过程中可能引发的温室效应、海底滑坡及破坏海洋生态平衡等诸多问题。从科学探究的角度,你认为开采、利用“可燃冰”还应进一步做好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