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是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常见物质或微粒,在中学化学中有许多物质或微粒能满足下列相互转化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乙为无色无味气体,则甲可能是CO32- |
B.若甲是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则甲、乙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
C.若甲、乙均为离子,甲、乙两种离子在同一溶液中一定不能大量共存 |
D.甲有可能是AlO2-也有可能是Al(OH)3 |
100mL 6mol·L-1H2SO4跟过量锌粉反应,在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A.Na2CO3(s) | B.水 | C.硝酸钾溶液 | D.盐酸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是
A.H2(g)+Cl2(g)="2HCl(g)" △H=—184.6kJ/mol |
B.CH4(g)+2O2(g)=CO2(g)+2H2O(g) △H=—802.3kJ/mol |
C.2C8H18(g) +25O2(g)=16CO2(g)+18H2O(l)△H=—5518kJ/mol |
D.CO(g)+1/2O2(g)=CO2(g)△H=—283kJ/mol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放热反应一般能自发进行,吸热反应都不能自发进行 |
B.NH4HCO3(s)=NH3(g)+H2O(g)+CO2(g)△H=+185.57kJ/mol,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 |
C.因为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的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
D.在其他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用催化剂,可以改变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
据报道,在300℃、70MPa下由二氧化碳和氢气合成乙醇已成为现实。2CO2(g)+6H2(g)CH3CH2OH(g)+3H2O(g)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使用Cu-Zn-Fe催化剂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
B.反应需在300℃进行可推测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
C.充入大量CO2气体可提高H2的转化率 |
D.从平衡混合气体中分离出CH3CH2OH和H2O可提高CO2和H2的利用率 |
下列有关能量转换的说法正确的是
A.煤燃烧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
B.化石燃料和植物燃料燃烧时放出的能量均来源于太阳能 |
C.动物体内葡萄糖被氧化成CO2是热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 |
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CO2转化为葡萄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 |